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10篇 |
免费 | 47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153篇 |
综合类 | 2442篇 |
水路运输 | 3622篇 |
铁路运输 | 2494篇 |
综合运输 | 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5篇 |
2023年 | 473篇 |
2022年 | 535篇 |
2021年 | 702篇 |
2020年 | 741篇 |
2019年 | 466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91篇 |
2016年 | 314篇 |
2015年 | 440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585篇 |
2012年 | 644篇 |
2011年 | 754篇 |
2010年 | 697篇 |
2009年 | 695篇 |
2008年 | 760篇 |
2007年 | 648篇 |
2006年 | 554篇 |
2005年 | 444篇 |
2004年 | 401篇 |
2003年 | 333篇 |
2002年 | 313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982.
汽车重量是汽车消耗能源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小汽车的耗能对其进行减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铝合金是汽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减重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似模型计算和数值优化方法,对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进而确定其相关的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截面形状的对比分析研究得到最优的截面形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能够为进一步进行铝合金吸能盒的减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在中国高纬度地区,冬天温度可达零下20℃,发动机预热暖机时间长。传统的燃油加热器燃油消耗量大、体积大,电加热器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空间占位小等优点,但是受限于电池功率,电加热装置加热时间较长,系统流道阻力较大。在电加热装置功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分层加热结构和低流阻结构设计,结合冷却循环流量的控制,显著降低发动机的预热时间。针对特定发动机的水冷循环结构,研究不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分层加热时间随流量变化的规律,建立分层电加热装置的传热模型;进行加热系统和发动机水套的联合工况的性能分析。电加热装置结构紧凑,布置方便,可使发动机的暖机时间缩短2~3 min,并可减少发动机的冷启动排放。 相似文献
984.
文章主要从电动侧开门的工作原理入手,进行系统运动学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和UG Simulation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侧开门电动开关过程中执行器输出位移与霍尔数(或开门角度)之间的关系、执行器电机转速与侧开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控制算法应用以及MATLAB/UG仿真对比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85.
文章设计了一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轻量化多层塑料加油管。开展了轻量化材料选型,加油管整体重量减少28%。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通过增加波纹吸附模具实现了多层波纹管的挤出。基于ANSYS Fluent建立了加油管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型,并对加油管进行的流体流动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管能减缓内部流体流动,有利液封形成。建立了加油试验台架,并进行了常用加油枪的加油试验和ORVR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油管性能良好,加油时不会出现飞溅、反喷和提前跳枪问题,蒸发排放值为7 mg/day,加油排放结果 3.5 mg/L,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86.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的设计、计算及有限元分析,可有效提升现代越野车辆的悬架性能,解决了传统型式非独立悬架对越野车辆平顺性、操稳性和通过性等性能的制约。首先提出该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然后根据参考车型、基础车型并以正常性能保障为基础确定主要性能参数。通过针对弹性元件、导向元件和阻尼元件的设计和计算完成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的方案设计。通过对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的有限元分析,仿真分析悬架跳动过程的四种工况,完成对该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结构强度的校核。该全地形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将对后续独立悬架的结构设计、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其有限元仿真等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7.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对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意义重大。文章基于Trucksim仿真平台,依据车辆具体设计参数构建合理的客车模型,在整车参数化建模后,从中选择四项与车辆侧翻密切相关的试验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符合预期、精度较高,各项参数指标符合相关规定和行车安全要求。深入研究分析仿真结果后得到各个参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正确使用Trucksim仿真软件对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试验验证有着积极正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989.
990.
何晓涛;惠刚刚;肖龙飞 《港口装卸》2024,(2):14-15+29
针对输送带转载漏斗下料系统存在的物料拥堵、物料对设备冲击过大等问题,应用离散元仿真方法模拟系统的物理过程和运行状态,并依据仿真实验结果提出一种优化方案,对输送带头部漏斗、三通分料器、落煤溜管、开口处承接匙等开展优化设计。应用表明,该优化方案可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与稳定性,对提高输送带转载漏斗下料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