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02篇
综合类   99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文章对ISG混合动力中型卡车发动机、电池、电机的联合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基于AVL/Cruise建立了整车被控对象模型,进行了联合虚拟仿真。对仿真结果,包括整车的经济性、排放、SOC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说明采用ISG混合动力系统的中型卡车实现了节油,并且保证了电池SOC平衡,车辆动力性能够满足要求,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2.
独柱支撑匝道桥抗倾覆验算汽车荷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免独柱支撑匝道桥倾覆事故的发生,对该类桥梁抗倾覆验算汽车荷载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规范汽车荷载的比较、已有该类桥梁倾覆事故的汽车荷载调查分析、重载交通汽车荷载模式下该类桥梁倾覆效应的研究,得出:对于重载交通线路,《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汽车荷载计算的桥梁倾覆效应小,安全度不足,且随着桥梁联长的增长,安全度降低。建议在计算该类桥梁倾覆效应时,汽车荷载以加载总量为主要控制指标(可采用控制单车道折算线荷载集度的方式),具体数值应根据实际条件,就当地发生重载交通的程度确定。  相似文献   
63.
以重型普通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实车试验,并应用数理统计和多参数统计理论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出重型普通载货汽车典型用户行驶循环工况。基于所提取的循环工况进行了综合油耗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油耗与用户实际使用油耗一致,证明了所提取重型普通载货汽车整车行驶循环工况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4.
建立了某重型载货汽车的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数学模型,并分别设置了分离和接合过程中的离合器缸活塞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小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活塞基本可以停在预定位置;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大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系统超调量较大,增加了离合器控制的难度。利用离合器执行机构台架进行了静态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设计的分段动态控制器控制离合器的仿真结果表明,能够使分离轴承实际位移很好地跟随理想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65.
汽车外后视镜是车辆主动安全防御性的重要设备。有经验的驾驶者都知道,后视镜性能不佳(存在盲区或视野宽度不足)会严重影响驾驶安全。为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后视镜视野反馈信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某重卡汽车的外后视镜进行视野分析及法规校核。  相似文献   
66.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添加了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器、整车控制器等模块,使其电控系统更加复杂,电磁环境也更加苛刻,传统汽车电控系统设计难以保证其可靠性要求。本文以SX5256DH434PHEV型并联式混合动力环卫车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布式层次化控制策略,通过分析电控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振动、电磁干扰、散热、防水),提出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环卫车电控系统控制器与线束的布置方案;可靠性试验结果反映了电控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布置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PN23(23 nm以上颗粒物数量)的颗粒计数器等设备测量了细小颗粒...  相似文献   
68.
69.
根据国外大型矿区对铁路轻油类罐车装卸需求,研制一种下部卸油装置。通过分析国外下卸式卸油装置特点,确定卸油装置结构和关键部件,开展密封性试验并完成研制工作。研制并运用下卸式罐车,对解决我国轻油类罐车装卸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As urban areas face increasing demands for new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future with an increasing reality of constrained government budgets, the debate on whether we should focus on rail or bus-based investments continues unabated in many jurisdi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debate is an emotional (or ideological) bias by communities in favour of one mode, especially rail, which carries much sway at the political level as if there is no budget constrai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ed choice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is context as two unlabelled options described by 20 potential drivers of community preferences for improved public transport, where each choice scenario is conditioned on an estimated construction cost and a total annual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budget for the relevant geographical jurisdiction. This is followed by a labelling of each alternative to reveal whether the option is bus rapid transit (BRT) or light rail (LRT) and to establish whether thi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fluences preference revision. Data is collected in all eight capital cities of Australia in mid 2014. Mixed logit models with heteroscedastic conditioning in terms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infrastructure and whether the alternative is labelled BRT or LRT, provide new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community modal bias in a budget-constrained choice setting. The conclusions are twofold. On the one hand, if a fully compensatory choice rule is assumed (as is common in all previous modal comparison studies), LRT is predominantly preferred over BRT despite budgetary constraints, similarities in quality of service attributes and the opportunity to choose a greater network coverage for a given construction cost. However, when we allow for attribute non-attendance (a semi-compensatory choice rule), the modal bias is no longer a significant driver of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