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255篇
综合类   275篇
水路运输   260篇
铁路运输   1069篇
综合运输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Map-matching (MM) algorithms integrate positioning data from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or a number of other positioning sensors) with a spatial road map with the aim of identifying the road segment on which a user (or a vehicle) is travelling and the location on that segment. Amongst the family of MM algorithms consisting of geometric, topological, probabilistic and advanced, topological MM (tMM) algorithms are relatively simple, easy and quick, enabling them to be implemented in real-time. Therefore, a tMM algorithm is used in many navigation devices manufactured by industry. However, existing tMM algorithms have a number of limitations which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advanced MM algorith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by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 tMM algorith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hanced weight-based tMM algorithm in which the weights are determined from real-world field data using an optimisation technique. Two new weights for turn-restriction at junctions and link connectivity are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atching, especially at junctions. A new procedure is developed for the initial map-matching process. Two consistency checks are introduced to minimise mismatches. The enhanced map-matching algorithm was tested using field data from dense urban areas and suburban areas. The algorithm identified 96.8% and 95.93% of the links correctly for positioning data collected in urban areas of central London and Washington, DC, respectively. In case of suburban area, in the west of London, the algorithm succeeded with 96.71% correct link identification with a horizontal accuracy of 9.81 m (2σ). This is superior to most existing topological MM algorithms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support the navigation modules of many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ITS) services.  相似文献   
72.
文章基于当前产业结构大调整背景,提出广西要在迎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胜出,必须着力构建以西江水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体系,从而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与"珠三角"这一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紧密联动的加工制造次中心。  相似文献   
73.
文章以现有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基础,提出以结构化方法制定物联网平台下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并以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步骤为主线,结合物联网工作原理和自主体系结构,从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三方面探讨新体系框架与现有体系框架的差别。  相似文献   
74.
对载人潜器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研究范畴、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指导载人潜器设计总体集成优化、提高潜器综合效能、节省全寿命周期费用及缩减潜器人员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在建立的SCR系统三维仿真模型基础上,首先通过仿真性能分析,初步确定了尿素喷嘴位置、喷孔直径、喷孔数目及喷射方向等尿素喷射结构参数范围,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尿素喷射结构参数仿真试验方案。以NO_X转化率为优化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优化的尿素喷射结构参数方案为:喷嘴与催化剂入口距离为7倍管径,喷嘴孔数为6孔,喷嘴孔径为0.6 mm,喷射锥角为30°。  相似文献   
76.
金岫 《船舶工程》2017,39(S1):141-142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船舶供电网络的模拟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法,该模拟系统采用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控制的硬件架构,可模拟在各种不同的电网结构和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电网中各设备的状态和参数,并通讯至能量管理系统,能便捷的验证能量管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故障效率。  相似文献   
77.
凝水泵出口压力波动问题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凝给水系统部分工况下出现的凝水泵出口压力波动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通过调研系统实际运行参数,采用数值仿真和理论计算进行分析,推导系统汽蚀余量特性方程,获取系统参数对凝水泵运行情况边界条件的影响,进而获取导致凝水泵出口压力波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8.
为确保桥梁水域桥墩安全与船舶通航安全,通过对长江水域船舶通航环境与水域安全现状以及船撞桥事故统计分析,提出开展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利用船舶操纵理论与船间水动力干扰相关理论,建立了船间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模型,并据此建立了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将桥墩由被动结构防船撞转变为非结构主动防船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原型。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利用船舶操纵理论与船间水动力干扰相关理论,建立了船间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模型,首次将桥墩的被动防撞转变为桥墩主动防撞,并开发出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79.
遥感与GIS技术在港口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叶伟  赵英杰  赵益栋 《水道港口》2006,27(6):396-400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日照港港口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涉及港口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岸线资源等信息,同时对港口附近海域水体中的叶绿素和悬浮物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反演。通过对处理结果的分析,对日照港的环境现状和近年来的环境质量变化给出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在遥感与GIS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遥感与GIS在日照港的应用表明,遥感与GI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大面积地获取港口周边区域的环境信息,有效地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  相似文献   
80.
当SDH系统产生不可用秒(UAS)告警且对业务造成影响时,SDH系统却没有发生复用段倒换,没有起到保护业务作用。为此,从SDH复用段保护环倒换机制和倒换条件,SDH系统误码性能检测方法,以及ITU-T误码门限定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SDH系统没有正常倒换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