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82篇
综合类   128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41.
为提高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实测载荷谱和台架试验开展疲劳寿命分析.首先建立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应变测试系统等设计了动态载荷加载试验系统,并分别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实测载荷谱,综合运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名义应力法、壳体...  相似文献   
542.
The operation of large dynamic systems such as urban traffic networks remains a challenge in control engineering to a great extent due to their sheer size, intrinsic complexity, and nonlinear behavior. Recently, control engineers have looked for unconventional means for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complex dynamic systems, in particular the technology of multi-agent systems whose appeal stems from their composite nature,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evolving technology by proposing a framework for multi-agent control of linear dynamic systems, which decomposes a centraliz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problem into a network of coupled, but small sub-problems that are solved by the distributed agents. Theoretical results ensure convergence of the distributed iterations to a globally optimal solution.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the signaling split control of traffic networks. Experiments conducted with simulation software indicate that the multi-agent framework attains performance comparable to conventional control.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multi-agent framework are its graceful extension and localized reconfiguration, which require adjustments only in the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e agents in the vicinity.  相似文献   
543.
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足相似关系的模型材料是模型试验的基础.在调研相似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配比试验研制出满足相似条件的模型材料,该相似材料是以重晶石粉、石英砂作为骨料,松香、酒精溶液作为胶结剂.材料力学试验表明,材料具有容重大、泊松比基本满足软岩的要求、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低、力学性能稳定、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4.
运用不同的模型对石南油田的一条多相流管线的压降进行了计算,与实测值相比,计算结果均不理想。因此针对该多相流管线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经计算比较,该模型对石南多相流管线有足够的精度,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5.
供水管网爆管事故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爆管的概念进行定义 ,区分爆管事故与漏水事故 ,分析爆管产生的原因 ,总结爆管事故的规律。提出可以建立爆管预测模型 ,通过科学管理和管网技术改造 ,有效减少爆管事故的发生率 ,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6.
针对目前能力分析方法存在列车运行间隔与设计间隔差异很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借助计算机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轨移动闭塞正线通过能力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信号系统ATP/ATO控车模型进行单车仿真和能力分析,借助作图解析法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联锁或运营限制条件对能力造成的影响.通过设计间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到,实测结果与设计间隔的平均误差为0.4 S.数据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以得到接近实际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47.
燃料电池仿真模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任增义  卢青春 《汽车工程》2006,28(2):125-128
介绍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燃料电池的仿真模型,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试验数据的仿真模型,通过系统试验验证,证明这个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48.
基于蠕动原理拱泥机器人方案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针对目前沉般打捞作业中潜水员手工攻打千斤洞的现状,首次提出了拱泥机器人的概念。它基于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运动机理,可以在水下泥土环境中按预定轨迹从沉船底部一侧向另一侧蠕动爬行,并随时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和力信息调整运动位置和姿态。将地下穿孔机的冲击原理与蚯蚓的蠕动机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头部冲击式的拱泥机器人的方案。研究了拱泥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位姿检测方案,并建立了拱泥机器人在水下泥土环境中作业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49.
王飞 《现代隧道技术》2022,(1):176-182and194
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基坑降水始终是工程界较大的难题,文章针对兰州强透水深厚砂卵石地层超深竖井降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模型试验系统,配置了砂卵石土体相似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基底注浆加固对基坑降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对基坑降水有重要的影响,靠近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陡直,远离黄河一侧降水漏斗曲线平缓;(2)基底注浆降低了水力梯度,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可有效减少基坑内抽水量,但对于坑外抽水量作用不大;(3)基底加固区渗透系数存在最优值,对于该工程,建议取1×10^(-6)m/s为加固区目标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550.
为研究不同湿陷变形方式下黄土地区地铁隧道周围土体的沉降量变化规律,研制出一种测量黄土在均匀湿陷、不均匀湿陷时沉降量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模型箱、流速控制系统和沉降量测量系统组成。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黄土在遇水后的湿陷变形规律进行总结,并对黄土地层在两种不同浸水方式下隧道围岩土体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湿陷最终累计沉降量大于均匀湿陷最终累计沉降量,说明不均匀湿陷对地铁结构物的危害更大;两种湿陷变形方式均为隧道中线附近沉降最大,因此,施工时应该重点加强隧道中线的位移监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均匀与不均匀湿陷对黄土地铁隧道变形影响,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隧道建设中施工把控及灾害规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