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9篇 |
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73篇 |
综合类 | 364篇 |
水路运输 | 150篇 |
铁路运输 | 286篇 |
综合运输 | 1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口岸直水道整治工程位于扬中河段,工程离岸远、水深大、水流实时变化、轴线长,潜堤施工抛石落点预测尚存在难题。在扬中河段开展涨、落潮条件下的抛石漂移距现场试验,获得涨、落潮条件下现场抛石漂移距公式,并应用于口岸直水道鳗鱼沙潜堤施工中。结果表明,抛石漂移距受潮流加速度影响,加速时段的漂移距大于匀速时段,减速时段的漂移距小于稳定时段,潮流加速度小于1. 5×10~(-3m)/s~2时,全潮流过程可采用统一漂移距系数0. 892;施工过程中群体抛石中值粒径单块石漂移距小于4. 5 m时,可采用群体抛石中值粒径来估算群体抛投平均漂移距,实测群抛抛石成堤断面与设计断面吻合较好。为弱感潮河段水上抛石落点精准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2.
933.
史先伟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7,61(7):121-124
现行规范中规定\"隧道与隧道紧密相连、隧道洞口间距不超过400 m的相邻隧道统称为隧道群\",根据该规定,需设置较多数量的紧急救援站和配套工程,工程投资巨大。开创性地从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时温度、可视度方面着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方法,研究铁路隧道群划分标准及其救援站设置原则。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群中隧道口间距大于250 m时发生火灾,相邻隧道基本互不影响;(2)当隧道洞口间距小于250 m时,可以将相邻的隧道理解为隧道群;(3)隧道洞口间设置了车站的相邻隧道可不受洞口间距控制是否作为隧道群设计,可在相邻的隧道设置射流风机,控制烟雾向隧道内扩散;(4)隧道群中的紧急救援站应尽可能布置在明线上,救援站长度应依据任意车厢着火,且列车均在明线停车考虑。 相似文献
934.
不良天气会对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事实上,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变化是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不良天气下的驾驶行为进行综述,对研究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拥堵及事故具有积极意义.面向国内外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研究的进展,从雨、雪、雾3种常见的不良天气出发,对不良天气条件下环境变化及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等级的雨、雪、雾天气下驾驶员选择的车速、车头时距等驾驶行为参数以及反应时间、车辆启动延迟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35.
为评估换乘效率对轨道交通分担率的影响,引入拥挤感知系数、环境修正系数及换乘次数惩罚系数,将客观换乘时间转化为感知换乘时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轨道交通分担率模型.利用北京市第4次出行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标定,探讨了轨道交通网络换乘效率改善对不同出行距离乘客分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换乘次数、换乘走行时间、换乘等待时间及换乘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地提高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尤其是对中短距离乘客的影响巨大;换乘拥挤是影响中长距离乘客选择轨道交通的重要因素,当换乘通道通过能力及换乘站台容量较小时,拥挤感知系数快速增加,严重降低轨道交通网络的分担率. 相似文献
936.
描述了列车速度控制基本模型,提出了简化的列车运行仿真方法;建立了基于统一基础数据及仿真参数的仿真计算平台,将CBTC系统投入工程应用所需确定的追踪间隔、折返间隔、闭塞设计、信号控制等一系列相关参数,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计算;解决了传统牵引仿真无法提供信号系统工程应用及设计所需参数的问题,构建了CBTC系统工程化设计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37.
郭香妍;李炯华;吴淑博;罗强;臧晓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2):2738-2742
通过研究发现,车头时距的随机过程与Burr分布函数具有相似特性,为此提出三参数Burr分布来描述车头时距分布特性的假设。为验证这一假设,以广州南沙港快速环形交叉口的进口道车头时距数据为例,利用三参数Burr分布进行统计建模,并运用极大似然法对三参数进行估计,由于参数估计结果只有数值解而没有解析解,故采用牛顿法求解待测参数,最终得出三参数Burr分布对实测车头时距数据的拟合曲线,并利用K-S检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参数Burr分布能较好拟合车头时距数据变化特征曲线,能满足一般情况下环形交叉口进口道车头时距分布的统计特征,为今后研究交通流车头时距分布的统计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模型。 相似文献
938.
为了研究船舶与柔性浮式防撞系统碰撞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关系, 分析了连接索链弹性模量对系统消能作用的影响。在对数值计算模拟条件做出合理假设的前提下,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 模拟了船舶撞击柔性浮式防撞系统的运动过程, 分析了不同连接索链弹性模量条件下重力锚位移的变化规律。基于位移相似与能量等量原则, 建立了2种数学模型, 比较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连接索链弹性模量衡量了其变形程度, 是影响撞击过程中船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重要因素; 在相同条件下, 连接索链的弹性模量越大, 连接索链越不易发生形变, 船舶撞击系统过程中转化为弹性势能的动能就越小, 转化为重力锚摩擦内能的动能就会越大, 各重力锚的锚位移就会越大; 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 模型试验中连接索链的弹性模量为260 GPa比较合适; 在保证连接索链不发生断裂的前提下, 索链的选取直接影响系统走锚的位移, 从而影响柔性浮式防撞系统的拦阻效果。 相似文献
939.
内河沉管隧道管节在长距离复杂水域环境中浮运时,浮运线路构筑物和风险源多,水上交通和水情复杂,浮运风险较高。以南昌红谷隧道工程管节浮运为例,比较海口区域与内河沉管隧道管节浮运风险差异,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管节浮运过程中出坞接拖、航道存在浅点、通过小跨径桥梁、急流区回旋、高流速区浮运等5种风险工况进行评估分级,预测红谷隧道管节首次浮运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工况,总结红谷隧道管节首次浮运出现的风险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实现首节管节安全浮运,并为后续管节浮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0.
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既有车辆在例行检修中发现紧急制动距离存在超标现象,提出在增购车辆项目中引入清洁制动概念,即在高速时施加纯空气制动,达到清洁摩擦副效果,以保证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达标。介绍了清洁制动的基本控制逻辑,阐述清洁制动的开始、过程控制、结束等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过1年多的应用表明紧急制动距离超标这一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