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铁路智能化的发展以及铁路网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对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针对铁路应用特点,论述该架构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未来铁路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集中单元、分布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三层结构的铁路无线接入网络部署方案以及基于移动中继节点的车载移动终端无线访问方案;给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路线。基于云计算的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符合铁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轨道加载试验车(简称TLV)在高速、重载线路上移动加载测试时其合理的加载参数,建立"TLV—高速板式无砟轨道/重载有砟轨道—路基"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加载速度、加载力、轨道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轨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满足测试要求前提下,同等加载力下合理的移动加载速度建议参考值为40~50km/h;同等加载速度下移动加载力越大,可认为加载力参数越为合理;轨下结构刚度的增大使得TLV移动加载下测得的轨道部件动位移降低,振动响应增强;TLV移动加载下不同轨道结构部件的动态特性对于轨道结构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对固定移动融合从概念、技术标准及业务实现方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介绍国外电信运营商提供的FMC服务,提出了运营商开展FMC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铁路移动设备通过GPRS、Internet、网络动态隔离系统、铁路内部骨干计算机网实现与地面局域网间的实时数据通信,从实用、安全、可靠的角度出发,设计公用网与铁路专用网安全互联、移动设备与地面网络可靠互通的铁路移动信息传输安全平台。该平台硬件系统由内外网通信服务器、行车监控及业务系统设备为主的时实监控和传输设施组成,平台软件系统主要由外网传输处理子系统、内网传输处理子系统、管理监视子系统构成。将GPRS数据接入点部署在铁路局,每个铁路局设立统一的外网通信服务器,作为各个业务系统地面数据处理中心,承担所有应用系统车、地间和内、外网间的数据交换任务,使各应用系统中所有从GPRS下载的实时信息统一由铁路局外网通信服务器接收,再经网络安全传输平台进入铁路运输生产系统,提供给各个相关责任部门使用,从而确保铁路第6次大提速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铁路移动智能网的规划、编号方案.从铁路应用角度,讨论铁路移动智能网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应用的局限性,描述了智能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建设期利息计算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在项目建设计划、贷款流入的特点、贷款利率确定的条件下,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为项目各年贷款投入比例的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17.
防冻液在港口流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使用不正确,不仅造成防冻液的严重浪费,而且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从防冻液的成分、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广大使用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移动IPv6工作原理和基于下一代网络的VoIP通信技术要求,分析了铁路运输系统移动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特点,为高速列车以移动无线方式接入IPv6网络、实现VoIP通信提供了IP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是当今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文章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发出采集使用手机行为数据的App,从真实数据出发,客观地分析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这一不良驾驶行为的覆盖程度及危险程度,并提出将手机使用行为作为驾驶风险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20.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while driving—one of the most common driver distractions—has been a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erest during the most recent decade. While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amount research and excellent reviews on how mobile phone distractions influence various aspects of driving performanc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interactions with mobile phone affect driver performance is relatively unexamined. As such,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with mobile phone distractions such as conversing, texting, and reading and the driving task, and subsequent outcomes. A novel human-machine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isolate the components and various inte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mobile phone distracted driving. The proposed framework specifies the impacts of mobile phone distraction as an inter-related system of outcomes such as speed selection, lane deviations and crashes; human-car controls such as steering control and brake pedal use and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such as visual scanning and navigation. Eleven literature-review/meta-analyses papers and 62 recent research articles from 2005 to 2015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and synthesised following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scheme derived from the human-machine system framework.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many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measure system outcomes or driving performance, research on how drivers interactively manage in-vehicle secondary tasks and adapt their driving behaviour while distracted is scant. A systematic approach may bolster efforts to examine comprehens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acted drivers and their impact over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y considering all system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drivers with mobile phones and vehicles. The proposed human-machine framework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mobile phone distraction and safety, but also assists in identifying the research needs and promising strategies for mitigating mobile phone-related safety issues. Technology based countermeasures that can provide real-time feedback or alerts to drivers based on eye/head movements in conjunction with vehicle dynamic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