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395篇
综合类   164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136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摩托车交通事故的不断攀升,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道屏障,传统鼓式制动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需要,唯有采用ABS主动安全系统才能满足要求。国外摩托车自1988年开始应用ABS技术以来,已从最初的大排量豪华摩托车发展到如今的中小排量豪华摩托车上,国产摩托车也已开始应用这一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发动机水冷化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由于摩托车发动机本身结构紧凑、体积小,再设计布置水道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进行三维实体造型设计。为了在设计时尽量减少投入、简化结构和降低制造成本,在进行水冷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继承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四冲程摩托车用曲轴箱通风系统应当改进。试验研究表明:改进进气管真空度、强制吸气和改进化油器喉管的方案可以减少污染、节省燃油、延长更换机油时间(节省机油)并使机件润滑得更好,从而延长机件使用寿命。四冲程摩托车用曲轴箱通风装置的应用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排气动力效应在二冲程摩托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排气动力效应对于二冲程摩托车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特别体现在排气净化消声器的结构设计中,设计得合理,将会在保证排放控制的前提下,动力性和经济性比原车都有所改善,已经通过模拟计算及实践获得了证明。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道路行驶阻力分析与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摩托车道路行驶阻力的数学模型,并在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试验场对某125型摩托车采用滑行能量法进行了滑行参数测量。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摩托车的行驶阻力曲线,并将该曲线在不同速度下的阻力数值与当量惯量法的阻力数值进行了比较,二者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平衡轴和对曲轴配重合理设计的方法降低单缸摩托车发动机的一阶往复惯性力。通过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某型发动机按优化计算结果进行了改进设计。样机测试结果表明往复惯性力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950℃下高温氧化5 h,箔片表面生成板状Al2O3晶须,有利于增强涂层与箔片的附着力。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MgAl2O4/Al2O3过渡涂层,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的涂层结构,促使活性元素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18.
声强测量技术在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中明  王朝国 《汽车工程》1998,20(1):57-59,16
本文介绍了声强测量技术在某125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利用开发的CEC声强测量分析系统对该摩托车进行噪声识别,快速,准确地找到其主要噪声源,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降噪措施,使该车行驶噪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国产摩托车排放现状及控制进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颂秦  白景升 《汽车工程》1999,21(2):124-128
本文根据百余种国产摩托车排气污染物底盘测功机工况法测试结果,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本文综述了国产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在对欧洲和台洲摩托车排放控制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摩托车排放控制进程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铁路沿线城市空间物业开发的设计手法,结合宝鸡市南客站核心区站前广场工程的设计实践,从系统性设计观、工程性质解析、消防设计思路、空间建构方法、无缝接驳、技术要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展示将铁路与城市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消防和投资问题、平层空间中对多种交通体系的有机组织、不同坐标和高程系统背景下分区域构建柱网、各板块交接处的问题解决等技术成果,总结出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思路,力求为该领域的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