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徐小刚 《交通标准化》2009,(17):107-110
通过对砂土路基的二维数值分析,指出砂土作为路基填料时,为确保路基稳定施工的注意事项,对路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在进行某隧洞内修补时所加固的措施能确保施工安全,采用ANSYS和PLAXIS软件进行分析,并在事故发生的3个月后,采用暗挖方法对隧道进行修复,修复过程顺利,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13.
江杰 《水运工程》2012,(11):31-35
为了得到卸荷式板桩码头真实的受力特性,使用PLAXIS 2D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码头从建造到使用过程中各个工况下的位移、前板桩弯矩、桩基轴力以及整体的安全系数.该计算方法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和前板桩与土体共同作用,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计算结果与常规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为相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墙前为梯形截面的有限土体的板桩码头受土坡的影响,其土抗力会与墙前为半无限缓坡时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岩土有限元软件PLAXIS进行建模,模拟其在陡坡上板桩码头的受力,并对比其与墙前土体半无限水平时板桩结构内力的差异,总结墙前梯形截面有限土体的板桩码头内力计算与结构稳定的设计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周边已建有其他建筑物的船坞工程项目,对在船坞施工过程中能有效保护临近建筑物的坞墙结构形式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岩土有限元软件PLAXIS对斜桩承台式坞墙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考虑承台尺寸、桩基斜率等多个影响因素,研究坞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验证了所用新型坞墙结构对临近建筑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刚  陈磊 《路基工程》2014,(3):125-128
采用PLAXIS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成都某高楼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及周边地表的沉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分步开挖各个阶段围护桩的变形、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及周边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较为吻合;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和周边地表沉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当边坡地基土处欠固结时,不仅要考虑边坡区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而且应考虑边坡土体对桩基的侧向挤压。但是目前主要规范和手册对后者并无具体规定。针对该问题,结合接岸工程设计,基于PLAXIS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采用软土模型和摩尔-库仑模型对欠固结地基边坡土体与近岸桩基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稳定计算在不考虑桩基作用的情况下偏于安全,但是桩基设计不考虑边坡土体固结变形的影响是不安全的。建议桩基设计应考虑边坡土体侧向土压力对桩的作用,特别是欠固结地基边坡与桩基相互作用其受力特点复杂,边坡土体后期固结变形对桩基影响更加明显,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对堆载排水预压下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但是在地基的分层和修正系数Ms的取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计算与实测结果之间产生较大偏差.文中运用PLAXIS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堆载排水预压法处理软基的沉降修正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多个修正系数代替Ms用于成层地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修正.同时对堆载预压的影响区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某地铁深基坑紧邻河边,且开挖过程中基坑两侧荷载不一致,存在大偏压,施工风险较大。为了深入研究临河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大偏压作用下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运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临河大偏压深基坑开挖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偏压作用下,临河基坑两侧的支护结构位移、内力与普通的基坑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中需根据实际受力采用相应的支护结构及加固措施。另外,对加固形式、支护结构刚度等不同工况进行计算,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为临河深基坑在大偏压作用下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时,多采用经验性较强的"预抛高"处理工后沉降较大的段落,而对于不同软基处理方式过渡段的差异沉降和沉降坡差等往往重视不够,相关的理论分析也较为滞后.通过理论分析,建议了地基处理过渡段差异沉降不超过2 cm、沉降坡差不超过0.4%的控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某高速公路过渡段沉降实测数据,通过PLAX-IS有限元程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软基处理过渡段差异沉降,进而对软基处理过渡段的设计及处理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