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7篇 |
综合类 | 30篇 |
水路运输 | 35篇 |
铁路运输 | 79篇 |
综合运输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实现“全面小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关键的开局时期。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通过对“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推进交通治理体系现代化,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塑造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质量变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技术管理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交通效率变革等,为制定我国“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结合蒙古国既有铁路运输运营情况、运量预测、功能定位等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蒙古国北部矿区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项目等级、轴重、速度目标值及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等)进行研究,对双机牵引9 000 t/9‰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6 000 t/12‰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9 000 t/9‰、局部三机12‰的限坡方案,双机牵引9 000 t/9‰、9 000 t/18‰均衡坡的限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机车类型选择方面,对HXN、GE Evolution及DF4D系列机车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的主要技术标准为:单线铁路,轨距为1 520 mm,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800 m,双机牵引9 000 t,限制坡度为9‰,HXN系列机车。 相似文献
6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修建或者正在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将面临线路运营一段时间后,原配置的车辆不能满足运营的需求,需要及时增购车辆的问题。以西安市运营的第1条地铁线路——2号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运营客流基础数据的分析,研究2号线的客流特征,并对现状运营方案进行适应性分析,认为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的列车配属及行车组织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的客流需求;且2号线是西安市的第1条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需尽快启动增购车辆工作;通过预测2号线客流成长趋势,研究列车增购时机,制订可行的列车增购方案,对增购列车需要的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西安市后续开通线路和其他城市的初始运营组织及车辆增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船舶各类固定灭火系统的特性比较,根据规范的要求及经验总结,对不同类型的船舶及其不同的处所的固定灭火系统的选配,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对船舶同定灭火系统的检验,总结出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65.
扩大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区段河道规划是关系到城市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更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本文就整体规划方案分析,使水利工程向“美、靓、实”的方向规划,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7.
68.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5):1-10,F0003
“交通7+1论坛”第十六次会议围绕“中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主题展开。回顾了“十一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需要关注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交通建设的重点问题;探讨了交通运输规划发展的主导政策制定以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重点针对铁路发展、公路与水运发展、航空运输发展的规划思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于如何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问题也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69.
赵树学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0,7(5):25-28
结合国内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监测手段、监测网安装方式、监测网防护对象、监测范围等,明确提出了适合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案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