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221篇
综合类   366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59篇
综合运输   26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机械设备折旧是机械设备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现行公路机械设备折旧办法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公路机械设备折旧办法的设想,并指出了机械设备折旧工作中需要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42.
哈尔滨日益增长的过江车流、客流以及城市过江发展要求,急需哈尔滨新增一处过江通道;经过对城市整体线网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发现,轨道交通4号线与规划景阳街隧道在过江位置上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且两者在线由上基本一致,两者具备合并建设的条件;通过对合建方案的线位、建设形式、两者相互影响、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关系以及对城市交通服务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哈尔滨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隧道与规划景阳隧道合并建设是可行的合理,公轨合建方案具有快速联系江北新区、哈站区域、哈西区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的功能,起到“缓堵保畅”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江南区域与江北区域的联系,带动江北地区快速发展;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3.
由于本公路桥具有大悬臂、截面不对称、顶推就位后浇筑横向连接段、导梁与腹板连接受力复杂、纠偏难度大等特点,为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顺利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在常规顶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顶推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采用大吨位单点顶推施工工艺,并提出一套"顶拉结合"的新型纠偏方式。实践证明,该顶推工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对该技术的总结与研究,为类似跨线桥(跨铁路、公路等)工程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944.
郑州市中牟县站前大道桥采用单跨85 m、桥宽44.8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这种结构是一种无推力的梁拱组合体系,在跨线控制工程上较多采用。介绍该桥方案设计、结构有限元计算要点和主要计算成果,并介绍利用Midas有限元模型对吊杆的张拉顺序和拱轴线进行优化的方法。计算分析显示该桥设计合理,各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45.
气候变暖条件下青藏铁路路桥过渡段长期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过渡段相变的二维传热分析模型,对未来50年青藏铁路路桥过渡段温度场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定量研究过渡段高度和冻土类型对路桥过渡段长期热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路桥过渡段下冻土上限由第5年的天然地表以上2.5 m,下降到第50年后的天然地表以下4.3 m,平均融化速率为15.11 cm/年;2过渡段冻土上限与过渡段高度呈非线性关系,随过渡段高度的增加,过渡段冻土上限先减小后增加;3随着冻土地基含冰量的增加,过渡段下融化盘径与最大融化深度逐渐增大,同时相同含冰量冻土地基融化盘径与融化深度的大小均随着距桥台距离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最大融化深度均发生在距台前4 m左右处。  相似文献   
946.
贵瓮高速公路建中隧道施工难点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溶腔、洞室和软弱破碎带是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重点。贵瓮高速建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围岩与设计情况不符以及溶洞塌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此,通过对国内典型岩溶隧道设计施工案例进行分析借鉴,结合建中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围岩与设计情况不符段进行方案修改,加强支护;在溶洞塌方段进行掌子面封闭、深孔注浆、回填混凝土等治理措施。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拱顶沉降和隧道周边位移均小于控制标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7.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影响冻土区道路工程稳定的技术难题,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的变形问题,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总结等研究手段,对运营后多年冻土区桥头路基变形的特征及沉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改善地基多年冻土环境和优化桥头路基防排水系统等措施对桥头路基病害进行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工程出现的主要变形进行的现场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总结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墩台变形病害现状及特点,揭示病害机理,对桥梁墩台变形机理、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改善地基多年冻土环境、减少地基土冻胀及增加桩基承载力等方式来控制桥梁墩台变形的整治措施,以保证青藏铁路的可持续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49.
从青藏线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可能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因素。通过对青藏线和兰新线上同一类车型的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说明了青藏铁路线路条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现有的试验数据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变化特征。最后通过总结阐述了青藏线综合环境条件下铁路货车动力学性能的变化特点,并为可能进行的青藏线大件运输或大型军事装备运输的安全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0.
青藏铁路格拉段平均海拔4500m,沿线高寒、低氧、气压低、干燥、强辐射。采用格拉段沿线10个领工区的环境测试指标及相应工作人员生理指标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寻格拉段工作人员生理指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高原职业危害因素鉴定,并为制定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气压、氧分压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面作业人员生理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格拉段高寒、多风的气候特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