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02篇
综合运输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信号系统的移动闭塞为例,介绍了移动闭塞技术下的ATC模式以及针对工程项目制定的运营辅助手段———后退模式,并讨论了一期工程中运营的故障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2.
城轨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模型和方法,线路纵向阻力、桥墩线刚度的确定,曲线桥上线路横向力的计算,降低钢轨附加纵向力的措施等.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3.
为比较城轨车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在防滑控制方面的差异,详细分析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防滑控制原理.从系统构成、控制软件、参考速度准确性和安全完整性等级等4方面,比较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防滑控制功能,分析车控制动系统防滑安全功能安全完整性等级比架控制动系统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4.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资源共享的基本形式有技术共享、操作界面和方式的共享、检修设备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维修工艺共享、仿真培训设备资源共享等;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条件是:信号制式相同,系统结构和功能划分一致,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兼容,列车定位技术兼容或统一,ATP安全控制方式统一设计和要求,列车驾驶模式和操作方式统一,信号与车辆接口相同,信号与PIS系统合理分配频道和接口;实现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手段有:采用同一厂商相同制式的信号系统,加装多套信号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采用通用的信号车载设备,实现规范和标准的信号互联互通等.概括介绍国外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5.
CANopen是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开发的应用层协议.本文在分析CANopen协议的通信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平台的通信需求,着重介绍了安全计算机平台通信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CAN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与实现;并通过试验测试和现场正式运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6.
对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提取瞬时频率的方法进行改进,使之可完整、准确地提取振动信号的瞬时频率曲线,避免因时频聚集性较差以及交叉项的干扰带来的问题。采用该方法对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轴箱加速度数据进行时频分析,提取钢轨短波不平顺的瞬时频率,根据其变化特性精确定位钢轨疑似波磨和打磨痕迹区段。结果表明:轴箱加速度波形均呈现周期性;分析区段的振动数据中包含150和75mm 2种波长呈现倍数关系的强振动数据,现场测试发现该处存在较强的钢轨波磨现象,波磨波长为150mm,同时现场还存在波长为75mm的钢轨周期性打磨痕迹;75mm的钢轨周期性打磨痕迹引起轮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振动频率达到1 125Hz,与扣件固有频率562Hz呈倍频关系,导致扣件产生强烈的共振,从而引发轮-轨接触共振,造成钢轨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塑流性波磨,在列车的反复作用下,该处产生150mm波长的波磨。  相似文献   
187.
城市外围组团快速发展,需要较大运量的接驳线快速衔接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同时缓解组团内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从接驳线的功能定位、规划条件、制式比选及衔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天津空港经济区为例进行较为系统的说明。中低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和BRT(快速公交系统)均能满足接驳线的需求。接驳线的建设应在发挥现有公共交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不宜过度超前;采用轨道交通系统时要处理好同既有轨道交通线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8.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2004年运营至今客流急剧增加,现状客流已达到远期设计客流,正线运营行车间隔已缩短至3 min,从而对车辆段的出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段出段能力的主控制因素是段内发车能力,对白居寺车辆段段内发车能力的研究不仅能提升该车辆段的出段能力,而且对提升2号线的运营效率和降低运...  相似文献   
189.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selection of public transit modes can be optimized over a planning horizon. This conceptual analysis sacrifices geographic detail in order to better highlight the relations among important factors. First, a set of static models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which type of service, e.g., bus only, rail only, or bus and rail,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trip cost for given demand. After analyzing essential factors in a long-term planning process, e.g., economies of scale in rail extension and future cost discounting, a dynamic model incorporating such considerations is formulated to optimize the decision over a planning horizon. While analytical solutions can be obtained for some decision variables, the final model is solved with a graphical method by exploring the tradeoffs between the initial and recurring costs. Major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clude: (a) there exists a minimum economic length for a rail line,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numerically; (b) economies of scale favor large extensions and excess supplied capacity; (c) the rail-only service is largely dominated by the feeder-trunk service, even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90.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for strategic planning purposes to calculate railway infrastructure occupation and capacity consumption in networks, independent of a timetable. Furthermore, a model implementing the framework is presented. In this model different train sequences are generated and assessed to obtain timetable independence. A stochastic simulation of delays is used to obtain the capacity consumption. The model is tested on a case network where four different infrastructure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Both infrastructure occupation and capacity consump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efficiently with little input. The case illustrates the model’s ability to quantify the capacity gain from infrastructure scenario to infrastructure scenario which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rains or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