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8篇 |
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3篇 |
综合类 | 667篇 |
水路运输 | 547篇 |
铁路运输 | 194篇 |
综合运输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11.
112.
假设悬索桥主缆自重沿弧长均匀分布,加劲梁、桥面等其余恒载沿水平均匀分布,导出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的参数方程。给出由边界条件确定参数方程未知量与通过改变参数确定主缆成桥吊点坐标的方法。由积分法导出成桥状态无应力索长的计算公式。根据成桥状态与空缆状态各跨无应力索长不变这一原则,建立了确定空缆状态主缆水平张力、索鞍预偏量的计算方法,然后再根据成桥状态与空缆状态吊点间的无应力索长不变确定空缆吊点坐标。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适合程序计算、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较高的特点,可用于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控制计算。 相似文献
113.
114.
迎浪航行是船舶运动是非线性运动,采用一类具有齐次解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描述迎浪时船舶的非线性运动,构建船舶迎浪航行控制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在临界稳定条件下分析船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齐次解,在非线性波动运动模式下,建立船舶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局部寻优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进行迎浪航行的控制参量寻优,实现非线性运动方程的船舶RANS数值仿真模拟,根据RANS数值模拟结果实现船舶非线性运动优化控制。数值仿真分析表明,迎浪时船舶非线性运动方程具有稳定收敛的齐次解,能实现对船舶的超稳定性控制。 相似文献
115.
许志新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14(6):5-8
采用带有任意阶非线性非完整约束方程的扩张性拉氏函数,建立了扩张性拉格朗日方程的又一新公式。该新公式较为规则,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约束系统和非完整约束系统两者统一的变分方法,它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和过程控制的自动控制理论及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6.
许志新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6):5-8
采用带有任意阶非线性非完整约束方程的扩张性拉氏函数,建立了扩张性拉格朗日方程的又一新公式.该新公式较为规则,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约束系统和非完整约束系统两者统一的变分方法,它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和过程控制的自动控制理论及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8.
安装在深水区的悬浮隧道在水流作用下会产生交替脱落的漩涡,从而使得悬浮隧道受到周期性的力,进一步导致悬浮隧道产生涡激振动。当涡脱落频率与悬浮隧道固有频率相接近时会发生锁定现象,进而导致悬浮隧道发生振幅较大的运动,类似于结构的共振状态。文章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并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Re=1 000~100 000)悬浮隧道的涡激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中悬浮隧道受到弹簧和阻尼的约束,并允许其仅发生横流向的运动,研究了不同结构自振频率下悬浮隧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以及不同浮重比情况下悬浮隧道的受力和运动的结果。结果表明,在计算的各雷诺数下,悬浮隧道发生锁定的频率基本一致,但是悬浮隧道不同浮重比对锁定区间存在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9.
建立沿海船舶污染事故区域应急联动体系,对于提高应急处理效率及严重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船舶污染事故应急特征,分析了区域应急联动体系的组成要素重要程度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业务要素、保障协同要素、基础要素与应急联动效益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3个组成要素均对应急联动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按影响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业务要素、基础要素以及保障协同要素,组成要素两两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按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业务要素与基础要素、保障协同要素与基础要素、保障协同要素与业务要素。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