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4篇 |
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69篇 |
综合类 | 153篇 |
水路运输 | 405篇 |
铁路运输 | 86篇 |
综合运输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南广高速铁路郁江大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列车高速通过大跨度双塔钢桁斜拉桥时的耦合振动效应,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以南宁—广州高速铁路郁江大桥(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桥系统耦合振动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斜拉桥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其自振特性;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德国ICE3列车的空间动力学模型;采用SIMPACK与ANSYS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计算不同运行速度时车桥系统的空间耦合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当列车分别以250,270,290和300 km/h的速度通过该桥时,其运行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动车和拖车的Sperling舒适性指标均小于2.5;该桥梁的最大竖向挠跨比为1/1 843,最大横向挠跨比为1/83 000,最大竖向和横向加速度分别为0.386和0.107 m/s2,冲击系数最大值为1.200,表明该桥梁具有足够的刚度,振动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732.
733.
734.
735.
防洪排涝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工程建设,以淄博市北郊镇孝妇河为例,根据孝妇河河底高程低于两岸地块,洪水位已高于两岸地块,已形成“半地上河”的现状情况,规划着重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存蓄三个方面构建防洪排涝体系,通过提高防洪标准、重构排涝网络、推行雨洪利用、完善管理设施等具体措施,解决北郊镇辖区内孝妇河现状“半地上河”情况给城市带来的诸多防洪排涝难题,为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范围内相似河道和城市防涝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6.
737.
重大突发事件下,由于应急物流体系规划不足,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拨、配送及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导致应急物资运输通道受阻、应急物资分拨不畅等问题。针对灾前应急物流中心统筹规划问题,构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线路3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运输网,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运输网络进行社团划分,找出区域内路网联系密切的城市社团;采用弗洛伊德算法计算得到各城市至社团内其他城市的最短运输距离,以此为基础选择应急物流中心备选城市;根据区位理论构建包括是否有机场、运输距离、人均GDP、城市面积及高速公路连接度、国家物流枢纽等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TOPSIS法对备选城市综合评价,确定最适合的城市作为每个社团内部的应急物流中心。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采用该方法将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4个社团,每个社团内有8~12个城市,确定南京、苏州、宁波和徐州4个应急物流中心及各自的覆盖范围。从灾前规划的角度考虑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有利于提升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运输可靠性及时效性;同时注重数据的可获得性,避免了过多假设,更加切合实际,计算简便、有效。研究可为区域应急物流中心选址以及物流网络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对提升区域应急保障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8.
韩江是粤东三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水质安全不容忽视,水源地内部的生活污水治理尤为重要且急迫。现对韩江潮州段的仙洲岛污水处理方案进行研究,从处理效果、施工难度、维护难度、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比选论证,确定“就地处理+中水回用”的处理方案,对该处理方案的设计及特点进行介绍,为类似饮用水源地的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9.
构建以鸭绿江河口为核心的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新边界条件下的大东水道水沙输运特征。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所在的海湾M2分潮等潮时线总体呈南北方向,潮流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潮波自河口外侧向西水道方向,M2分潮振幅逐渐增大,在庙沟港池附近达到最大,潮波浅水变形口外与西水道变幅可达20%;大东水道深槽水流强度明显较大,庙沟港池东南侧水域含沙量最大,自一港池附近水域向外海含沙量呈降低趋势;大东水道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漂流均向海,落潮单宽潮量及单宽输沙量大于涨潮,净潮量、净输沙量均向海,大东水道泥沙输运以大潮期为主,泥沙主要来源为西水道滩涂和大东水道东侧滩涂。 相似文献
740.
基于2016—2019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施工区段月度测图和2016—2020年北槽深水航道洪枯季常态天气条件下的浮泥观测资料,研究浮泥输移特征及回淤、高频水深等变化特征,提出航道精细化疏浚维护方案。结果表明,常态天气条件下洪季的高低频水深差幅度大于枯季,北槽航道中段洪季的浮泥厚度要远大于枯季,航道回淤量具有随高低频水深差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建议优先在洪季实施精细化维护疏浚方案,试应用后能有效减小浮泥、高低频水深差等变化过程对航道考核测量和航道维护疏浚的干扰,提高航道维护疏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