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的鲁棒PID算法及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给出鲁棒 PID算法 ,并将之应用于水箱液位的控制中。比较本文鲁棒 PID算法和文献 [1 ]模糊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 ,得出前者的控制性能优于后者 ,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本文提出的鲁棒 PID算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72.
针对某SUV车型的前悬架响应慢,进行了前悬架的仿真优化分析,通过抬高转向器安装硬点位置可以优化前悬架侧倾转向和平跳转向的特性,减小不足转向度,提升整车响应特性,然后进行客观测试来对比指标变化,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加高转向器安装硬点可以提升整车转向响应。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水翼艇纵向运动控制的鲁棒性,采用MIMO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了鲁棒控制器.给出了水翼艇纵向运动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通过镜像映射方法将不稳定模型转换成稳定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将纵摇角降至了原来的25%并对模型摄动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74.
The article repor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driver steering control behaviour in a lane-change manoeuvre. Eight test subjects were instrumented with electromyography to measure muscle activation and co-contraction. Each subject completed 30 lane-change manoeuvres with one vehicle on a fixed-base driving simulator. For each driver, the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characteristic was changed after every ten manoeuvres; the response of the vehicle to steering angle inputs was not changed. Drivers'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found to be robust to changes in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Path-following errors, muscle activity and muscle co-contraction all reduce with the number of lane-changes performed by the driver, 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a learning process. Comparing the test subjects, there was some evidence that high levels of co-contraction were used to allow high-frequency steering inputs to be generated. 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vehicle–driver (and more generally, human–machine) dynamic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75.
Array calibration is important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is paper, fast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a ULA's gain and phase errors both in far and near fields are proposed. In the far field, using a single sound source without exact orientation, this method horizontally rotates the array exactly once, performs eigen value decomposition for the covariance matrix of received data, then computes the gain and phase error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s. In the near field, using the same single sound source, it is necessary to rotate the array horizontally at most three times, build equations according to geometric relations, then solve them. Using the formula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pherical waves are modified into plane waves. Then eigen values decomposition is performed. These two calibration methods were shown to be valid by simulation and are fast, accurate and easy to use. Finally, a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estimation precision is given.  相似文献   
76.
文章针对麦弗逊前悬架的两点式转向器安装尺寸及结构对整车装配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两安装点的距离较长,对应副车架安装面上的平面度差异,由于杠杆原理,在装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装配应力。为减小或消除此装配应力对整车前轮前束变化和车辆跑偏的影响,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尺寸计算方法,提出一种装配工艺的优化方案,并经过实际生产中大量数据的验证,能够有效地解决前轮前束变化引起的跑偏现象。  相似文献   
77.
双轴转向挂车具有转向半径小、机动灵活的特点,适合于场地狭窄情况的运输要求。介绍了一种双轴转向挂车的结构型式,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结构特点。通过双轴转向挂车列车转向过程的几何分析,导出了转弯半径、相邻两挂车铰接点的位置以及牵引杆的长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8.
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载桁架式天线系统进行结构动态分析及稳定性分析。模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天线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较低,不当的使用会导致结构的共振。稳定性分析表明天线结构的失稳属于局部屈曲行为,进一步的非线性屈曲分析表明,屈曲的临界载荷在正常工作载荷外,不影响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79.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最佳耦合刚度的表达公式,该公式表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导向能力的好坏关键在于耦合刚度的选取,而耦合刚度的选取只与列车系统的二系悬挂纵向刚度、二系悬挂横向跨距、车辆定距、转向架轴距等内在结构参数有关,与列车运行速度和轨道曲线半径等外界环境参数无关。进一步的仿真分析表明:无论曲线半径、运行速度、未平衡离心加速度和轮对横移量等外界条件怎么变化,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都会在二系悬挂系统和柔性耦合元件的协调作用下自动把前后轮对调整到径向位置,这不仅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正确性,也佐证了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确实具有很强的自适应径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0.
宋丽军  汪华 《船舶工程》2008,30(1):34-36
负荷控制具有充分发挥主机效率,提高主机运行安全性的优点.文章介绍一种除负荷控制功能外,还带负荷控制增益和最大负荷微调区的负荷控制器,使负荷控制更为精确有效,也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