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99篇 |
免费 | 129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019篇 |
综合类 | 4439篇 |
水路运输 | 3269篇 |
铁路运输 | 3143篇 |
综合运输 | 5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0篇 |
2024年 | 387篇 |
2023年 | 313篇 |
2022年 | 379篇 |
2021年 | 642篇 |
2020年 | 633篇 |
2019年 | 403篇 |
2018年 | 361篇 |
2017年 | 424篇 |
2016年 | 374篇 |
2015年 | 533篇 |
2014年 | 1064篇 |
2013年 | 865篇 |
2012年 | 1222篇 |
2011年 | 1332篇 |
2010年 | 1017篇 |
2009年 | 944篇 |
2008年 | 938篇 |
2007年 | 1225篇 |
2006年 | 1066篇 |
2005年 | 636篇 |
2004年 | 390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从介绍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在分析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利用目标函数C均值聚类的理论和方法,对珠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站的布局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分析。而对公路、铁路、水路的运输费用函数则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拟合出近似方程,对珠三角及外部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站的布局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在进一步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及其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52.
指出了双参数法微分方程在公式推导与参数取值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微分方程中深度的幂数进行了修正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修正参数后的推导公式克服了原公式取值只能为正整数1和有限个小数的缺陷,使取值可取任意整数和小数,从而拓宽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当桩在弯矩和水平力共同作用时,利用桩的边值问题可求得桩身各截面的弯矩、剪力、位移、转角。实例计算证明,用修正后的幂数作为参数,推导正确,取值灵活且与实测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953.
上凸型内孤立波场中顶张力立管极值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上凸型内孤立波作用下立管的响应问题,建立了顶张力立管在上凸型内孤立波场中的运动方程,流体作用力通过Morison方程求解,上凸型内孤立波引起的速度和加速度用两层流体KdV方程计算;采用有限元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Newmark-β法在时域内求解。通过数值模拟探索上凸型内孤立波作用下顶张力立管的位移、弯矩、应力、顶底端转角等极值响应规律,并分析内孤立波幅值、上下两层流体密度差、顶部张力及壁厚对立管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凸型内孤立波会引起顶张力立管的位移、弯矩、应力及顶底端转角显著增大;由于上凸型内孤立波引起的海水剪切作用剧烈,导致上下两层流体中立管位移反向。 相似文献
954.
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设计建造分委会(SDC)第4次会议把过度加速度稳性直接评估的制定提上议程。然而,如何准确预报和评估波浪中的过度加速度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此挑战,采用三维时域混合源法进行了波浪中过度加速度的直接预报和评估。首先,采用三维时域混合源法,建立了波浪中船舶大幅横摇运动和船体任意位置处横向加速度的非线性时域预报方法;其次,以4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开展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中的大幅运动模型试验,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然后,对比分析了3DOF(垂荡—纵摇—横摇)和4DOF(横荡—垂荡—纵摇—横摇)耦合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最后,分析了船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虑横荡影响的4DOF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较高;数值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文中建立的非线性时域方法可有效预报波浪中的过度加速度,可用于IMO过度加速度衡准的制定,也可为船舶设计提供评估手段。此外,文中还研究了IMO薄弱性衡准草案中中国和德国联合提出的加速度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证明该简化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符合衡准的要求,可用于过度加速度薄弱性衡准计算。 相似文献
955.
监理对设计变更和投资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的整治建筑物工程中监理对设计变更控制和投资监控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6.
加肋轴对称旋转壳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Total Lagrange描述、弹塑性本构关系及非线性壳体理论,建立加肋轴对称旋转壳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控制方程.将所求得的控制方程应用于截锥壳单元,推导出截锥壳单元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列式,用截锥壳单元离散和逼近加肋轴对称旋转壳,构成有限元分析模型,从而建立了分析加肋轴对称旋转壳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所获得的有限元列式,由平衡路径追踪,求出结构的弹性极值点载荷和弹塑性极值点载荷,将所求得的极值点载荷适当地划分成多个载荷步,求出相应的位移增量,在每一个增量步作特征值分析,由特征值分析求出非线性失稳临界载荷.文中分别将本方法与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和弹塑性本构关系相结合,采用Crisfield圆弧加载法对某精车模型进行平衡路径追踪,得出了该模型的弹性极值点载荷、弹塑性极值点载荷和弹塑性失稳临界载荷.所求得的弹塑性极值点载荷和弹塑性失稳临界载荷与模型实验测试值均吻合较好,其中弹塑性失稳临界载荷值与实验值更为接近.从而证明:本文方法可直接求出加肋轴对称旋转壳的弹塑性失稳临界载荷,而勿须使用Cg、Cs系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957.
揭正华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4,27(2):73-79
充分利用已发展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依托上海船研所的船模试验数据库,进行基于船模试验数据库的快速性预报研究.并据此开发一套快速、高效、实用的新船快速性预报系统,给传统的母型船预报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给出算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本系统关键是数据库的准确和丰富,预报的水平则取决于所选的母型船。 相似文献
958.
959.
在对江苏内河航运现状和欧盟重视发展内河航运的具体措施介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分析内河航运在江苏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优势,认为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是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对江苏发展内河航运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60.
Yunyoung?Kim Koji?GotohEmail author Masahiro?Toyosad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9(2):70-79
This article considers microgenetic algorithms (GAs), which explore in a small population with a few genetic operators, for cutting-path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GAs and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 (SGAs) is how to make a reproductive plan for an improved searching technique because of population choice. It is shown that GAs implementation reaches the near-optimal region much earlier than the SGAs approach, and the GAs give a better solution than simulated annealing (SA).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a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olution of a travelling distributed heat source. The solution of the travelling heat source on nested raw plat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ertices of each nested part of the raw plat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at a piercing point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heat flow which stems from the previous cutting contour, the temperature of all piercing points must be lower than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after each cutting of the components of a part.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is identified as the mechanical melting temperature of steels. A heuristic back-track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find the near-optimum cutting path considering the minimum heat effect on deformation. The heuristic back-tracking method is incorporated with the G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