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350篇
公路运输   840篇
综合类   856篇
水路运输   1825篇
铁路运输   461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211.
在考虑箱梁翼缘正应力的剪滞效应和结构竖向挠度的几何非线性影响前提下,依据势能变分原理,推导了薄壁曲线箱梁的非线性控制微分方程,并采用样条配点法和Newton-Raphon迭代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表明,本文结果与有限条的解吻合较好,但本文的方法更经济、简单、实用,可推广于变截面、变曲率薄壁曲线箱梁的计算。  相似文献   
212.
介绍了带波形钢腹板悬臂挑梁的钢-混凝土组合脊骨梁这一新型结构。作者们阐述了该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分别对其剪力滞效应、扭转特性、极限承载力和波形钢腹板悬臂组合桥面板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等受力特点进行了总结,为组合脊骨梁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3.
超大型群桩基础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8根和64根群桩离心模型试验,获得了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超大型群桩基础的承载变形特性和群桩效应,分析了桩身轴力分布、桩顶荷载分布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14.
对某空调电子温控器的性能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优化设计了电子温控器电路。根据抗干扰试验结果和实车上的性能表现证明,改进后重新设计的电路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5.
基于Synchro的多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道路通行能力和信号配时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在对宝鸡市的22个主要信控交叉口进行了大量的交通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太白路、公园路上多个交叉口作为协调控制交叉口,阐述了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和Synchro系统仿真的两种方法,对线控前后的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宝鸡市受控干道交叉口的延误和通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16.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高速公路软基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加固软基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加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一代高速公路软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17.
对船舶,特别是超规范船舶,进行结构的直接计算设计时,首先要知道波浪弯矩设计值。 要确切地做到这一点,设计人员应合理地选择船舶航行海域的海浪长期统计资料,然后根据船 舶的装载工况和实际可能达到的航速,借用线性理论或非线性理论进行波浪弯矩的长期预报 来确定设计值。本文就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舶,按五个典型海域的海浪统计资料,对波浪弯矩及 波浪合成弯矩作了长期预报计算,并与 IACS的统一纵强度要求UR—S11的结果作了比较和 分析,给出了对船舶结构直接计算设计有指导意义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18.
根据水深修正的二维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建立波浪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单突堤绕射及圆形浅滩折射现象,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在科美纳河口的波浪变形计算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19.
220.
This paper extends previous work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when firms receive both operating and capital subsidies. It shows that previous works considered either the lump-sum or substitution effects of these subsidies but not together. Using constrained cost minimization as the framework it offers formal proofs to show that cost increases are inevitable if the total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are considered, and tha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lts from increasing amounts of subsidies under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n the absence of technical change. Applications of the decomposition equations derived to a sample of transit systems finds nea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subsidies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change reverses this decline and result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Further, it finds that the lump-sum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reduc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ore than doe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