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7篇 |
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53篇 |
综合类 | 182篇 |
水路运输 | 322篇 |
铁路运输 | 206篇 |
综合运输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微型桩具有诸多施工优势,近年来正不断推广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为了求解桩的内力,按横向约束的弹性地基梁法提出了内力计算方法,并结合模型试验,得出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为微型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2.
程选生;俞东江;刘博;徐伟伟;林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13(5):882-890
为了研究渗流和双向地震作用下跨海减震隧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动力有限元静力强度折减法,并利用ADINA软件分别建立了结构场和流体场分析模型。考虑黏弹性人工边界、双向地震和渗流的影响,研究海水深度、覆岩厚度和渗透系数对设置减震层跨海隧道动力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流和双向地震作用下,跨海减震隧道结构的塑性区最先出现在隧道结构的两侧拱脚和拱肩周边部位,拱顶部位没有出现塑形区;覆岩厚度越厚,设置减震层对跨海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提高越少;海水深度和渗透系数的变化对设置减震层跨海隧道结构的安全系数影响不大;覆岩厚度的变化对跨海隧道在渗流和地震作用下安全系数的影响大于海水深度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3.
在三维仿真平台实现城轨司机驾驶显示单元(TOD)的模拟,对TOD进行结构及功能需求分析,参照司机驾驶台的设计原则与规范,实现TOD的整体布局设计,以及基本人机交互功能,主要包括显示界面、操作界面以及功能按钮等的设计与实现。TOD还向列车驾驶员传递有关列车速度、停站信息、车门状态、前方线路情况等信息,模拟司机对列车进行有序操作和控制。 相似文献
784.
785.
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贤奎;周颖;刘浩;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59(8):62-67
运用梁轨纵向相互作用机理,建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模型,以一座铁路常用双塔钢桁斜拉桥为例,对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桥左右两端各铺设一组单向伸缩调节器,主桥上钢轨纵向力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场试验测试的桥面纵向位移及钢轨伸缩力分布规律与理论计算基本相同,所建立模型可用于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相互作用分析;钢轨挠曲力计算时,可在斜拉桥主跨及其邻跨上布置荷载,且不必考虑列车入桥方向的变化;钢轨伸缩调节器可有效减弱列车制动荷载下的梁轨相互约束作用,减小线路受力变形。 相似文献
786.
787.
以一离岸深水桩柱为例,依据JTJ 2132—1998《海港水文规范》的环境条件和环境荷载规范,对桩柱进行有限元离散。在海洋深水环境条件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计算了在海洋极端规则波以及不规则波条件下桩柱的运动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泥面以下土体对桩柱运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考虑桩土耦合相互作用下桩柱的响应与基岩面固结解下的响应;考虑到海洋地基为两相饱和土介质,对比了在不同简化阻抗处理下的运动响应结果。结果表明,桩土耦合相互作用对于波浪尤其是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桩柱响应有很大影响,简化阻抗下的运动响应相比两相饱和地基阻抗处理论误差在10%左右,考虑桩土耦合效应对于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8.
789.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