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现代汽车整车设计者来说,选择合适的离合器匹配整车至关重要。离合器设计考虑的方面很多,但就整车设计而言,关键是关注离合器的滑磨功、后备系数以及体现到离合踏板上分离力的大小。本文对离合器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提出一种快速计算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52.
分析设计液压系统油路及各液压阀工作状态,是开发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基础上,利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对其液压控制系统中主要压力控制滑阀进行了建模仿真,阐述了系统中控制参数对液压系统的影响,为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DCT离合器升挡作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换挡动力学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离合器接合、分离规律.提出了3种改进的离合器作动方式,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4.
湿式摩擦离合器摩擦片热分析和油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及摩擦片常用油槽型式。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摩擦片表面温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某42t重型汽车液力机械变速器中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为例,进行了主、从动盘摩擦片表面温度的理论计算和ANSYS分析,验证了摩擦片表面温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摩擦片表面油槽结构为双圆弧槽。  相似文献   
55.
自动变速器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测试装置可以通过变更滑动速度、转动惯量、法向作用力和润滑油量,测量得包括法向力、制动力矩、滑动速度和随时间变化的温度等数据。这些输入参数与所得到的输出数据与工程机械自动变速器中的参数与数据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56.
基于双离合器式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城市公交车的实际工况,通过对目前混联式混合动力的分析,提出双离合器式的混联式混合电动客车动力总成及其布置型式,并分析了这种布置型式的优点,最后研究了其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讨论了其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7.
汽车AMT自动离合器的改进模糊滑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改进的模糊滑模控制器(MFSMC)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控制。MFSMC采用饱和函数和模糊自适应系统来缓解抖振现象并提高其鲁棒性;采用局部线性化技术减少MFSMC的模糊规则数满足自动离合器的实时性要求。模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控制器具有快速跟踪预定轨迹、对参数时变和外部扰动具有鲁棒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8.
阐述了全回转拖轮的可回转舵桨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立式铜鼓-钢圈滑擦型离合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国产化改造方案及其实施方法。该方案改造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徐景昌  黄云生 《汽车工程》1993,15(2):122-128
针对第一汽车制造厂用于冲压生产的35000kN机械压力机原多盘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成单盘浮动镶块式的结构。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大型机械压力机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0.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离合器性态会发生变化导致起步性能下降,为降低离合器性态变化对起步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和滑模控制的DCT起步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建立DCT起步动力学模型、发动机模型和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将DCT起步问题转化为参考轨迹跟踪问题,通过工况识别并利用极小值原理获得了不同起步工况的参考轨迹;在DCT起步动力学模型中将与离合器性态变化相关的项定义为不确定项,设计扩展状态观测器对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同时结合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获得了起步发动机转矩和离合器油压的自适应控制率;为了跟踪发动机转矩和离合器油压的自适应控制率,设计了发动机转矩跟踪控制器,同时对液压系统采用了PID闭环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以及台架试验验证所提出的DCT起步控制方法对离合器性态变化的自适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起步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离合器性态变化导致的起步延时,同时1挡缓起步和急起步的仿真冲击分别减小了53.11%和43.42%,试验起步冲击分别减小了35.66%和3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