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82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89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以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为依托,依据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中单向和中间法的测量模式,确定不同作业方式中的误差来源,利用误差传播定律确定各种误差在整体误差中的权重.通过精度分析总结在已有的设备条件下,采用单向观测和中间法作业方法,确定在怎样的作业条件下能够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272.
提出并应用“比较对照分析法”和“数值耦合集成法”两种方法,实现集成应用铸造CAE与结构CAE两种模拟仿真技术,避免未考虑铸件缺陷的理想模型在结构受力分析时造成分析结果的误判,进而提高精铸CAE技术分析准确度,实现提高精铸件结构轻量化幅度与提升铸造工艺性能两项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73.
王明  胡典望  马建 《船海工程》2012,41(2):76-80
介绍船体建造过程中分段制作的精度控制及效果保障,从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服务的理念出发,基于过程控制、系统工程理论,对影响分段建造的材料精度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建立控制要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规避,同时促进精度设计的不断改进,从而双管齐下,提高分段制作质量。  相似文献   
274.
提高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测距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气化线路投运初期故障测距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将接触网按线路长度平均分成3段进行测距计算的方法,减少了线路互感对测距的影响,该方法提高了电气化铁道牵引网故障测距的精度.  相似文献   
27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于边坡监测的可行性。对北斗监测工作站进行精度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位移测量精度在2 mm内,沉降测量精度在5 mm以内。依托深圳一降雨蠕变型边坡,将北斗监测设备布设在该边坡上,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太阳能供电实施自动化监测。北斗定位系统监测结果与全站仪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可应用在边坡的自动化监测中。  相似文献   
276.
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运行是基于移动闭塞信号车载系统控制的,具有列车自动驾驶功能。结合运营中出现的列车停站精度较差情况,综合分析系统运行数据与设计文件,提出改进、测试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列车的制动能力验证。  相似文献   
27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平顺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新建郑州至周口至阜阳高速铁路设计采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控制技术难题,降低长钢轨精调中使用的非标准扣件材料用量。针对此难题项目部在无砟轨道施工中采用逐轨枕复测方法,对复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运用,以提高无砟轨道施工精度,降低长轨精调费用,可为类似无砟轨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8.
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精度问题,使用了一种新型滑模观测器。通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在采用Sigmoid函数消除抖振的同时,引入反电动势观测器来估算反电动势值,消除了相位滞后;并采用指数趋近律代替传统等速趋近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滑模观测器相比,新型滑模观测器能更好地抑制抖振,具有更好的观测精度和鲁棒性,达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技术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79.
针对现有轨道精测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精测模式。改进模式通过改变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减少设站次数,提高轨道精测的效率。对改进前后模式的精度进行分析,对于2种测量模式,调整量的精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精度主要受测量距离和天顶距的影响,其中高程的精度受天顶距的影响尤为显著,而水平角对水平面调整量和高程调整量的影响均较小。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小全站仪与轨检小车棱镜的高程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测量误差对高程调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0.
BP神经网络在城市有轨电车GPS/RFID组合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有轨电车定位系统中,单一的GPS定位方式已很难满足电车连续精确定位的要求。采用GPS和RFID组合定位的方法,可实现在弱信号环境下的连续精确定位。针对GPS/RFID组合定位时,因加入RFID观测值带来的较高计算复杂度而引起定位时间延长,以及对系统定位误差影响不确定性等问题,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有轨电车GPS/RFID组合定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时,将GPS和RFID观测值归一化后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可靠的网络输出。经训练后的网络输出较未经训练的输出更接近于期望值,且更为稳定,证明在GPS信号受遮挡条件下城市有轨电车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定位时长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