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1篇 |
免费 | 22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896篇 |
综合类 | 636篇 |
水路运输 | 659篇 |
铁路运输 | 610篇 |
综合运输 | 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7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270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黎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3,(8):30-32,35
介绍在津滨轻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 ,由于考虑了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 ,出现了新的问题。通过实例计算 ,分析各种不同荷载组合的计算结果 ,提出考虑无缝线路纵向力后桥下部结构设计的控制工况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直线电机法向力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采用普通异步直线电动机和为牵引动力,其电机的法向力是影响列车稳定悬浮的重要因素,并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电流、频率以及气隙与法向力的关系,得出在法向力不大于车体重量十分之一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列车动态悬浮控制参数,可使列车稳定悬浮运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采用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同级对标车型的纵梁各断面通过力,获得了纵梁通过力的设计目标;根据本文提出的薄壁管梁压溃力公式,反推出纵梁所采用的尺寸、材料;根据结构轻量化原则,在概念设计阶段确定了纵梁的最优设计参数。通过对碰撞加速度、吸能盒、纵梁的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所提设计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4.
汽车侧翻和滚翻事故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汽车在侧翻和滚翻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轮胎或车身与路面的相互作用方式,建立汽车侧翻和滚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揭示汽车临界侧翻碰撞力与持续作用时间等参数的关系,推导侧翻车辆侧向速度的范围,确定滚筒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方法。事故案例表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定量准确、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45.
矮塔斜拉桥索力在箱形主梁中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座27.0 m宽的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为例,研究了拉索在宽幅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研究发现剪力滞现象十分严重,并且随着箱梁的宽度的增大而更加严重,在布置预应力筋时要引起充分重视,以使宽桥的截面应力更均匀。 相似文献
46.
简化模式的不同对频率法测定吊杆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频率法测定吊杆拉力,由于垂度和抗弯刚度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且与传感器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各个工况下索力测量的一种理论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47.
由于隧道受洞口立交及其上跨线的影响,使隧道洞口仰坡较高,因此,隧道仰坡的稳定,直接影响隧道进洞和隧道营运安全。介绍塘朗山隧道出口高仰坡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原因、仰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采取的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8.
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影响因素较多,目前研究相对滞后,文章根据设计规范中有关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把混凝土徐变度函数公式化,利用对应力和时间的积分概念,推导了结构分析中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结合梅溪河大桥,按照划分的施工阶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徐变对其各施工阶段内力、位移的影响。指出混凝土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位移、内力重分布影响非常显著,应引起工程界及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发动机缸体用检具变形的探讨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铝合金检具变形引起的尺寸不稳定,给予规范的热处理和粘接装配,使发动机缸体用检具本体变形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0.
铝合金油箱端盖在压型后,变形很大、外形尺寸较大、扭斜、不平整,难以达到装配要求,本文通过使用(自制专用)设备,对压型后的端盖施加外力,改变其外形,从而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