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205篇
水路运输   271篇
铁路运输   130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江航道桂平航运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之间存在约34 km的水位未衔接段,而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选取的江口料场位于长洲枢纽库区回水末端和上游附近滩段。为研究库尾段采砂工程对上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须同步考虑上游来水和下游库区回水的变化,建立桂平三江口上游黔江河段16 km和桂平枢纽—长洲枢纽约156 km的长河段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采砂工程对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砂工程实施后上游桂平航运枢纽引航道水位降落0.09 m,布岭沙弯道凸岸侧边滩挖除引起主流一定左偏。整体上,除设计流量外,库尾段采砂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2.
江河中无序的采砂活动对航道条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在采砂活动中规范采砂方式、保护航道条件,减小采砂对航道的影响至关重要。以曼厅大沙坝某采区为例,采用平均水深有限元水流运动二维数学模型,对原采砂方案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计算和比较,提出采前对原边滩进行加固保护、控制采挖高程以及调整采区平面尺度等优化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3.
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利用山东潍坊现场沙(d_(50)≈0.0813mm),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的运动特性、床面形态、起动特点及输沙规律等,为分析研究粉沙质海岸的泥沙问题提供了基本数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4.
钦州港西航道拦门沙开挖回淤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公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钦州港西航道拦门沙开挖后的回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拦门沙较为稳定,外域无沙源,影响挖槽回淤的主要因素是滩地风浪掀沙。由于滩地为中、细沙组成,大风浪出现机遇较少,因而年均回淤量不大,航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5.
介绍一种新式的砂箱盖,带有自锁机构,开启方便;其外表基本为平面,对气体具有密封性,可以满足压缩空气喷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通过进行砂、石材料坚固性直接冻融和硫酸钠法的对比试验,总结出对工程耐久性的影响和两种方法不可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周登武 《隧道建设》2010,30(5):565-568
针对盾构接收井地质条件差、埋深大、加固体加固质量不理想,如出现渗、漏水、流砂等现象时采取相应注浆封堵措施尚不能彻底根治的情况,结合中石化川气东送安庆长江穿越隧道工程实例,通过采用接收井回填砂、灌水的措施及盾构模拟江底掘进接收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8.
59.
通过埋设在砂肋软体排上的原形观测仪器,对防浪围堤抛石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尽管抛石初期地表沉降速率很大,但综合测斜、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分析,地基依然保持稳定。采用袋装砂和塑料排水板的软基处理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0.
从广泛使用的elogP曲线出发 ,按照小变形假设及应力水平和应力路径的研究方法 ,建立可综合考虑土体结构性、非线性、应力历史的增量型本构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砂井、砂墙地基在总应力变化非线性变形情况下的固结方程 ,通过按初始条件移动法对其求解 ,建立基于同一深度处平均超孔压相等原则的轴对称砂井地基与平面应变砂墙地基的等效转化公式 ;最后结合一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