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150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京津冀机场群在航空资源和需求分布上极度不均衡,北京首都机场门户枢纽功能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结合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发展经验,应对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要求和航空需求的增长趋势,判断北京新机场建设对京津冀主要机场发展态势的影响,并从区域协同和提升国际门户功能两个角度研究未来京津冀机场群格局。最后,强调对京津冀机场发展进行主动调控,实现北京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四个主要机场的差异化发展,并强化提升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相似文献   
132.
为了研究复合道面在不同季节时的力学响应,以中原地区某机场改造项目为项目背景,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道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合道面在温度影响下的力学响应,并与机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大气温度所能影响的道面深度范围在0.56 m以内,和大气温度相比,道面面层温度峰值远大于气温峰值;道面内部不同结构层之间温度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道面深度的加深,温度峰值逐渐递减,并且出现时间具有延迟现象;在不同季节,道面在相同机型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不同,说明温度对于道面的受力是有影响的,其中混凝土层在冬季时所产生的应变值比夏季所产生的减少约74%,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3.
阐述了APM(自动旅客输送)系统特性及概念构形,提出了机场航站区APM概念布局,分析了基于APM系统的航站区旅客进港和出港流程.通过APM系统与其它旅客运输方式的对比,分析了APM系统在建造成本、系统安全及可靠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4.
空中交通流量剧增,机场容量与空中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出,针对机场地面滑行网络,提出滑行飞机流优化算法,确定飞机经过指定滑行路径上各点的最优时间,避免航班冲突,减少航班延误,将该算法用于机场地面容量评估模型中的飞机流产生模块,结合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开发了机场地面容量评估系统,利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实际航班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容量评估结果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5.
为提升终端区空中交通运行效率,研究平行跑道运行模式对终端区交通流特性的影响.根据终端区空域结构特点、跑道运行规则,建立了终端区进场动态排序策略、进离场协调策略和航空器跟驰行为模型;选取国内某终端区标准进离场程序SID-STAR和双平行跑道构型,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实现了终端区交通流运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独立运行、相关运行和隔离运行典型跑道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运行效率较高但流量波动性较大,隔离运行模式下运行效率最低但最稳定;独立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快且延误最小,相关运行模式次之,隔离运行模式下终端区交通流的拥堵消散最慢且延误最大.  相似文献   
136.
军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合理设计军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以设计飞机作为计算荷载,按照疲劳等效原理,分析了不同飞机之间的交通量换算关系,根据军用机场道面使用特点、组成结构材料特性和损坏现象,采用面层、基层、底基层底部的拉应力和面层的剪应力作为结构设计指标,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设计了军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在H-6、MD-82和B727-100组成的混合交通中,分别用H-6和MD-82作为设计飞机,采用道面结构设计程序Pave2000进行结构层厚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以H-6为设计飞机,下基层设计厚度为34 cm,以MD-82为设计飞机,下基层设计厚度为33 cm,两者相对误差仅为3.03%,说明此设计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提高采用自密实混凝土铺筑的机场道面性能,增加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使其体积百分比达到75%,最大粒径为40 mm,以控制混凝土收缩小于400 με;用掺入最优掺量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的方法以及推导的自密实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公式获得所需的大流动性、高粘聚性、高抗折强度与高抗渗性的混凝土,并进行了足尺板道面结构弯曲疲劳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室内达到7.0~8.0 MPa,现场达到6.5 MPa,Cl-渗透试验电测法通过电量小于1 000 C;自密实混凝土道面的坍落度大于160 mm,疲劳寿命超过机场设计要求一倍;并且使路面铺筑速度提高了1.5倍.可见此混凝土路面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38.
为了预测机场进离场交通的拥挤态势,本文从机场网络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针对交通拥挤形成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基于出入流率的交通拥挤的定义及其度量;接着,引入多维标度法对机场之间的交通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划分机场子区,以降低网络分析的复杂度及解空间维数;然后,构建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实现机场子区内多个相关机场的交通拥挤传播预测方法;最后,基于美国机场的实际航班数据对机场网络拥挤传播预测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平均绝对偏差较小,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39.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highway runway clearance condition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proved ob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highway runway, the inner transitional surface (ITS) and outer transitional surface (OTS) range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shape range of the ITS and OTS is pointed out, the methods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secting line and the key various points among ITS, runway strip (RS), inner horizontal surface (IHS) in terminal clearance zone (TCZ), including among OTS, IHS and outer horizontal surface (OHS) in side clearance zone (SCZ) are put forward. Furthermore, obstruction requirement when aircraft are placed on apron of the near highway sections is considere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teps of evaluation are proposed. The procedural design of highway runway clearance condition evaluation is realized by means of software to program. The superelevation condition of the obstacle in the clearance of the highway runway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actual examples. All these hav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actly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altitude and the superelevation value of the obstacle in the highway runway clearance zone.  相似文献   
140.
对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规划设计方案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机场线的线路功能、发展模式及与市区线网的衔接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按其线路功能可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混合线路及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的典型发展模式有完全利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模式,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模式及部分利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模式。新建轨道交通机场线与市区线网衔接的典型模式为核心终止式、近端接入式及远端延展式。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线与市区线网衔接规划方案的设计思路,并以此思路,从北京新机场航空客流分布情况、线路功能、发展模式和衔接模式4个角度分析了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