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150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近年来,钢纤维混凝土凭借其较好的抗拉、抗折和阻裂增韧等性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机场道面、桥面和公路路面等工程中。目前,人们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基础理论(本构关系、阻裂机理等)和在道面或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得较多,且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钢纤维混凝土道面的薄层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综合经济评价研究甚少,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92.
跑道方向确定是机场规划设计的关键工作之一,确定跑道方向的主要依据是风保障率。针对当前在确定跑道方向过程中,风保障率计算方法精度不高、过程繁杂、结果单一的状况,通过分析风向与跑道方向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个风向改算侧风的方法。依据全年风统计表,按照规定的最大侧风要求,计算了某机场地区8个跑道方向的超限侧风频率,拟合了超限侧...  相似文献   
93.
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在不同层间接触情况下加铺层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加铺层板底弯沉盆形状系数计算出层间结合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双层道面之间的层间结合程度,当层间结合程度不良时会导致加铺层弯沉值及板底应力变大,且距飞机轮载越近,其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在进行机场道面加铺层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虹桥国际机场平滑道道面状况评价与维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道面损坏状况调查与评价,全面掌握了虹桥国际机场A滑行道K0~K2段道面损坏类型、等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等。结果表明,该区段范围内主要以结构性损坏为主,而角隅断裂是其中最普遍的病害类型;PCI评价结果表明,多数单元处于中及中等以下水平;道面损坏在空间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滑行道中间3块板。根据道面FWD弯沉测试和结构参数反算的结果,分别采用ACN-PCN强度评价和道面适应性厚度评价方法,对结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现有道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航空交通运行的需求。综合考虑道面损坏状况和结构性能两方面的评价结果,建议对A滑行道K0~K2段道面实施大修工程,并推荐采用全结构翻修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5.
该文提出了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的理念,并阐述了全寿命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的关系与区别。通过分析提出了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在应用中的四个关键技术环节,并以虹桥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技术应用为案例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其他机场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6.
针对上海虹桥枢纽仙霞西路道路新建工程下穿机场隧道工程,通过设置试验段,优化调整了切口水压、泥浆比重、注浆量等施工技术参数,使得大直径泥水盾构成功穿越了虹桥机场绕滑道,为类似隧道工程穿越机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基于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内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换乘需求特点和换乘组织。分析旅客换乘需求,枢纽空间布局,枢纽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原则、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以及枢纽客流引导标识的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98.
作为轨道交通范畴的市域铁路,在前期规划研究中做好车辆选型,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成本和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益。以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快线为例,着重针对机场快线的主要特征、系统制式、供电系统、资源共享等方面,通过对轨道交通市域线中车辆选型要点的分析,提出适合本线的车辆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99.
Variou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are available for modelling urban land‐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review of six of these frameworks that have been or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to develop operational models. The intention is to indicate what is the general natur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practice and what is now available for practical modelling work in the area. The intention is also to compare the current state of practice with what might be the ideal in various respects. The six frameworks reviewed (ITLUP, MEPLAN, TRANUS, MUSSA, NYMTC‐LUM and UrbanSim) are considered in terms of their representations of physical systems, decision‐makers and processes, along with various more general modelling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None matches the ideal as envisaged here in all respects. However, a wide range of policy considerations can be handled explicitly with what is available, and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show an encouraging trend towards expansion in the scope of what can be considered.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the behavioural basis and relaxation of some of the more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would appear to be both appropriate and likel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00.
机场刚性道面地基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机场刚性道面无损检测中的地基反应模量K的动态识别方法,以运动荷载作用下的粘弹性Winkler地基上的板系统的动态力学计算模型的方程解析解为基础,应用最小二乘方准则来拟合实测动挠度和理论动挠度,从而识别出地基反应模量K。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识别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