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9篇
  免费   367篇
公路运输   1904篇
综合类   1650篇
水路运输   1643篇
铁路运输   1426篇
综合运输   13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深基坑结构受力特点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虎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96-99,114
结合外径73m、壁厚1.5m、深61.5m、开挖深度45.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影响结构受力的诸因素及其敏感程度。所得结论为此类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2.
跟驰过程中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道路交通4要素中(人、车、路、环境),人以其主动性和智慧性起着支配作用,是其中的主体要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五轮仪实验系统观测到的车辆跟驰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建立了车辆跟驰过程的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为驾驶行为研究和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3.
金哲锋 《汽车电器》2005,(7):42-44,46
介绍热敏开关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常见缺陷模式、解决措施,分析热敏开关相关电路和常见故障的查找过程。  相似文献   
124.
南昌生米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米大桥是南昌市外环快速道上的城市桥梁,全长3880m,简要介绍生米大桥的项目概况、建设条件、总体布局、技术标准、技术特点、关键技术、科学研究等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船舶撞击高桩码头群桩的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评估了撞击力、桩体刚度、撞击位置和撞击角度下对群桩结构损伤位置的影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群桩结构损伤位置进行了预测,并对ANN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6.
公共交通乘务调度问题是一个将车辆工作切分为一组合法班次的过程,它是NP难问题,许多求解方法的效率都与班次评价密不可分,本文通过裁剪TOPSIS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设计了TOPSIS班次评价方法.此外,通过裁剪变邻域搜索算法使之适合求解乘务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变邻域搜索的乘务调度方法(Crew Scheduling Approach Based on Variable Neighbourhood Search,VNS),其中,并入了TOPSIS班次评价方法在调度过程中进行班次评价,设计了两种带概率的复合邻域结构以增加搜索的多样性,帮助跳出局部最优,在VNS中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利用中国公共交通中的11组实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VNS优于两种新近提出的乘务调度方法,且其结果关于班次数接近于下界.  相似文献   
127.
介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概念,说明我国CRCP的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可为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受力形式,以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采用的新型梁顶混凝土锚固构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开裂特征。结果表明:在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作用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索力作用下,C7锚固块更容易发生破坏,将其作为试验构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发现锚固块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张拉至设计索力的过程中,应变增幅基本上线性增加,卸载后同样呈线性减小,说明混凝土受力处在线弹性阶段,且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试验荷载加载至140%设计索力时,锚固块前端倒角位置开始出现细小裂纹且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开展。当荷载卸载至0时,之前出现的裂缝随荷载的减小逐渐闭合,宽度肉眼不可见,表明该构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29.
某型汽轮机的超速保护装置采用脱扣结构,文章针对该汽轮机的超速脱扣结构进行分析,总结此种超速脱扣装置的装配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利于该型汽轮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0.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oblique irregular waves with a pontoon-type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 (VLFS) edged with dual horizontal/inclined perforated plat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rect time domain modal expansion theory. For the hydroelastic analysis,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based on time domain Kelvin sources is implemented to establish water wave model including the viscous effect of the perforated plates through the Darcy’s law,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s adopted for solving the deflections of the VLFS modeled as an equivalent Mindlin thick pl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uting efficiency, the interpolation-tabulation scheme is applied to assess rapidly and accurately the free-surface Green function and its partial derivatives in finite water depth, and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of a half or quarter VLFS model is further established taking advantage of symmetry of flow field and structure. Also,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validated against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In the comparison,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ual porosity and porous parameter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Numerical solutions and model tests are executed to determine the hydroelast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VLFS with an attached anti-motion devic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submerged depth, inclined angle and gap distance of such dual perforated anti-motion plates on the hydroelastic respons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ptimal design. The effects of oblique wave angl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ti-motion and hydroelastic behavior of VLFS are also emphatically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