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7篇
  免费   136篇
公路运输   2230篇
综合类   2127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合沈阳至铁岭路面维修工程,选取代表性的旧料抽提出旧沥青,分析了技术指标,经适合的再生剂再生后,以老化过程中正戊烷沥青质含量的变化为参数建立了再生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沥青质含量的变化可以较好地表征其动力学过程,求得正确的动力学参数。沈铁再生沥青老化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与辽河AH-90#沥青横向对比,证明了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分析路面渗水系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提出的基于渗水试验的沥青路面压实实时检测与控制方法,经实际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可以检测出施工工艺压实的有效性,可作为压实是否合格的实时检测指标,用以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943.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及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体磨法制备了掺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改性乳化沥青,并对其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乳液的微观形态和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本法生产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很好,符合重交通道路的规范要求;当SBS的含量在3%时,改性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中粒度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4.
玻璃纤维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沥青路面抵抗拉应力与变形的能力,对防治反射裂缝有较大的作用,并且提高了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与低温抗裂能力,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45.
根据吉林省地区材料情况,并结合寒冷地区气候特点,通过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士路用性能的研究,对松花江特大桥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在寒冷地区桥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6.
针对我国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考虑粉胶比、粗集料含量、沥青种类、集料类型和添加剂等因素,以冻融劈裂强度比、浸水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和空隙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并运用极差分析和综合性能分析方法,探讨了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提出了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组成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粉胶比和粗集料含量对影响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性能起主导作用;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内部粗、细集料的比例,选取适当的粉胶比,采用合适的添加剂等措施,可以使湿热地区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高;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较好方案为"1.3粉胶比+60%粗集料+改性沥青+石灰岩+2%消石灰"。  相似文献   
947.
指出铺筑沥青混凝土时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即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疲劳性和工作度  相似文献   
948.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疲劳性能为目标进行了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设计,获得了4.75mm筛孔通过率、0.075mm筛孔通过率、粉胶比、空隙率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以性能为中心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9.
结合沥青路面维修工程中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矿料和再生剂,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引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各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AC-20I型级配类型,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空隙率为3.5%~4.5%.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沥青含量和密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在设计过程中和实际生产时,以上三项指标应成为主控因素,这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50.
邢照辉 《交通标准化》2007,(11):110-112
如何使生产的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等与组成设计相吻合,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这就涉及到拌和设备的选择、调试、生产控制问题.通过计量系统的标定、热料仓取样的筛分等措施,有利于拌和楼混合料的生产,可为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