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301篇
综合类   185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沥青拌和楼生产过程质量状态的正常运作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热拌沥青拌和楼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指标来评价拌和楼的质量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判断拌和楼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决定是否调整拌和楼.  相似文献   
632.
通过对原材料的检测和选择,确定多组不同配合比并对其进行强度比较.阐述了非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和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33.
减量秤在稳定土拌和站水泥供给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减量秤的工作原理和其控制特点,找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减量称重粉料供给系统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其相应参数进行合理匹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4.
对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混凝土搅拌机和搅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混凝土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又取决于其组成成分、养护条件、搅拌方法以及搅拌机型。判定一种搅拌方法在特定的工况下是否最优,需综合考虑施工地点与拌和楼的距离、工程所需混凝土量、施工进度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并且以混凝土搅拌质量为依据来评价混凝土搅拌方法,同时给出搅拌效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35.
疏浚淤泥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处置废弃物并拓宽路基填料来源,对"石膏碱渣"固化剂配制混合轻质土路基填料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提出了疏浚淤泥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新技术新工艺。结果表明:该新型轻质土具有轻质、高强、经济和环保等突出优点;强化了处置废弃物的能力和功效,减小了天然土方开挖,缓解了废弃物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36.
以常熟市三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依托,对搅拌桩加固挡土墙基底软土的桩长及桩间距的选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搅拌桩桩长对控制路段沉降是有利的,但当搅拌桩桩长达到临界长度后,地基承载力不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工程实践中,搅拌桩的桩长一般都大于临界值,故在桩径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可缩小桩间距。  相似文献   
637.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低碳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绿色路面。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温拌添加剂,其路用性能有待验证。针对2种新型国产温拌剂A、B,采用AC-13与AC-20两种级配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路用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剂A与B均能有效降低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降温幅度可达30℃左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掺加了温拌剂A或B的沥青混合料,其低温性能与疲劳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38.
深基坑支护设计,不仅要保证基坑内的正常作业,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的移动,确保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的正常使用.因此,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围护方法中,SMW工法(型钢水泥土搅拌墙)以其适用性强、围护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而倍受关注.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大直径SMW工法在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中的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及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39.
根据新拌混凝土产生离析的原因,结合均匀性的概念,提出新拌混凝土离析评定方法,并基于此建立离析评价指标——离析度。试验结果表明,离析度与混凝土强度呈反比关系,建立的离析度评价体系是正确、合理的。结果还表明,搅拌时间与放置时间均会影响混凝土离析度,建议工程生产中要将搅拌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缩短放置时间从而减小新拌混凝土离析度。  相似文献   
640.
基于温拌再生技术,利用GTM设计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设计并确定拌和与压实温度,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随压实温度和旧料掺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温度(100℃、110℃、120℃、130℃、140℃)、不同旧料掺量比例(0%、20%、30%、40%、50%)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压实温度的提高而减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GSF、旋转稳定值GSI随着压实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压实温度一定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旋转稳定值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旧料掺量在40%以下、压实温度在100℃~140℃范围,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