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98篇
公路运输   436篇
综合类   678篇
水路运输   140篇
铁路运输   128篇
综合运输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海上航行实习是航海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航海专业毕业生海上实习的重要性,分析了学员在海上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就航海专业毕业生如何做好海上实习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22.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支架和模板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简要叙述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组成及受力特点、国内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抗剪性能、抗弯性能及抗扭转畸变性能在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包括:如何考虑混凝土板及连接件对组合梁抗剪承载力的有利作用,不考虑波形钢腹板对梁整体抗弯的有利影响,进一步加强关于扭转畸变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923.
城市组团间道路施工交通组织方法——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祖峰  许永兵 《城市交通》2009,7(3):62-67,42
城市组团间道路施工交通组织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减轻道路施工期间带来的交通压力。以OD分流为主导思想,结合交通政策、交通管理等软措施,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过往车辆、施工区域内车辆和施工车辆进行分流和引导管理,以保证施工道路及其周边路网的正常运行。以宁波市通途路、江南路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方案为例验证了措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24.
以某连续刚构为工程背景,研究采用轻质混凝土上部结构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得知采用轻质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上部结构的全桥动力特性差异及其原因;采用纤维梁单元模拟桥墩塑性铰,分析了在大震激励下两种结构桥墩的塑性铰破坏程度与滞回耗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轻质混凝土上部结构能明显降低桥墩塑性铰区域的内力响应、消耗的能量及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925.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相似文献   
926.
基于行人运动模型的人群疏散三维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群运动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行人群集行为疏散模型及三维仿真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细节的微观离散仿真模型,采用蒙皮动画和有限状态机技术实现对人物行为和人物模型细节状态的控制,可以实现人群疏散过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927.
高性能混凝土(HPC)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加以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列举了5个使用C50~C60高性能混凝土的大型桥梁工程,其中有的高性能混凝土能够通过425次冻融循环,有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其56d龄期的电通量仅175C,有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低的收缩、徐变值.  相似文献   
928.
In designing travel behavior surveys, the problem is to define “work,” “home,” and similar word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in our language but which have acquired a plethora of associated meanings. The difficulty has not been resolved by the many new terms coined to describe non-traditional ways to work. Such words as “telecommuting,” “teleworking,” “at-home work,” “hoteling,” “homebased business,” “road warriors” and “mobile workers,” lack any agreed-upon definitions yet they are used in common parlance as if they did. These new workstyles are of interest to travel planners because they may involve trip reduction. To forecast just how much trip reduction will occur, behavior needs to be measured by objective criteria. To avoid definitional traps, we recommend phrasing questions in terms of measurable variables such as the place of work and the time in days and hours spent at each location. That approach leaves researchers the option of applying their own definitions that fit the context of their analyses. Thus, rather than ask “How many days a week do you telecommute?” the more precise question can be asked: “How many days last week did you work at home instead of going to your usual work location?” This approach has the advantage that information gathered over years can be used unambiguously in various contexts. Definitions can be applied at the point of analysi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errors and confusion that can arise from casually worded surveys using examples from private and public surveys. The author proposes a set of core questions with four levels of priority for consideration in designing future surveys of travel behavior.  相似文献   
929.
交通治理政策生效的关键是能够影响个体出行者的行为决策.为提升城市低碳交通治理政策的有效性,有必要研究城市出行个体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情境依赖、学习能力与个体出行行为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外生政策纳入个体出行行为决策过程研究框架,分析外生政策对出行行为决策与情境依赖和学习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低碳出行决策过程的逻辑模型,该模型可为出行行为决策实证研究提供系统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30.
中低收入人群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一类特殊群体,而居住与出行是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开展中低收入人群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系统综述,对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具有基础作用.本文主要从居住地选择与满意度评估、出行选择行为、居住地与交通出行关联性三个层面,对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征指标、分析模型、存在不足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发现:相关研究对象上缺少针对中低收入特定人群,研究方法将居住和出行划分为两个系统,宏观空间布局模型与微观行为分析模型相互独立,测量指标以可直接观测的外在变量为主,居民内在主观感受变量考虑不足.最后,提出了未来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一体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