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21.
自行车具有骑行速度慢、行驶轨迹多变等特点,传统检测手段难以获取车行轨迹数据。提出基于视频检测来研究自行车流跟驰特性的方法,在对视频检测交通流所获得跟驰事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K-means聚类定量判定出跟驰样本,并根据筛选出的样本建立自行车流的广义回归跟驰模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22.
关于机动车运行状况的评价研究已有很多,相比之下,针对处于弱势的非机动交通方式使用者的研究非常有限,例如行人和骑车者,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鉴于此,通过综述道路运行评价方面既有研究,识别出表征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为自行车服务水平和步行服务水平。现有研究中已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价服务水平,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行人和骑车者被等同于机动车一样看待;其次,大多数方法较复杂且耗时长,利用其构建道路设计流程也相当困难;此外,这些方法仅适用于有限数量的步行和自行车设施使用者,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能的更广泛人群来说不一定有效。针对该现状,主要讨论步行和自行车服务水平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为今后的研究引入新的目标与途径,以完善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223.
行人和自行车混合行驶是一种常见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然而目前对于其混合流动力学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提出一种面向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混合流社会力模型(MFSF)解析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运动机理,修正了以往研究中的自行车模型,通过实际道路上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观测数据校准模型,构建仿真平台,最后使用仿真平台重现单向道路中行人和骑行者的自组织现象。根据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流量-密度基本图的对比分析,验证了
MFSF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可以看出,MFSF模型可以再现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自组织现象。当行人与骑车者的比例相同时,行人和骑车者的密度越低,骑车者的车道宽度变化就越小;当行人与自行车比例变化时,骑行者的比例越大,骑行者占用的道路越宽,且骑行者的车道宽度越不稳定;如果行人输入显著减少,则自行车者车道宽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24.
自行车交通至今仍是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但由于机非混行又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及交通效率的下降,如何渠化好交叉口的机非分流问题成为研究的难点。通过便携式摄像机拍摄和交通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详细比较接近平交口路段的2种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冲突区域位置、冲突点的数量、冲突类型的分析和通行能力、安全性的分析等,给出2种方案的优缺点和不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25.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能够弥补轨道交通自身的缺陷,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结合我国目前的交通形势,阐述了自行车交通换乘轨道交通的积极意义,并对各种类型换乘站衔接设施的布局模式及衔接设施运营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6.
227.
机非混合交通流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征,在机非混行路段,自行车对机动车的行驶会造成干扰影响,容易造成交通延误,目前尚缺乏对这种延误进行分析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本文针对交通流中出现的离散流和连续流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概率论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出了机非混行路段的自行车阻滞干扰对交通流的延误影响模型。该... 相似文献
228.
自行车-行人共享道服务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存在物理分隔或高差的步行和自行车共享道为研究对象,定量描述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混合运行的服务水平.在分析共享道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南京市5条典型共享道开展交通调查.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基于道路使用者对道路运行状况的感知评价,建立包含共享道有效宽度、障碍物密度、交通冲突强度等显著影响指标的共享道服务水平模型,并提出服务水平的6级划分标准.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共享道有效宽度的增加和自行车流量的降低,共享道服务水平提高,主向和对向行人比例变化对自行车运行状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9.
分析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优越性及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效益,阐述公共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换乘对象的必要性,论证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在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法的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租赁点选址方法,对解决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问题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