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基于新基建的背景,论述新基建与汽车行业的紧密联系,提出高职院校汽车专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数字技术的专业人员为目标,以5G技术与大数据为中心进行培养模式构建,为我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大数据环境下上海市综合交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已经开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开展交通数据采集工作.历经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快速发展,交通大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综合交通调查与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基于2014年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综述上海市交通大数据资源现状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综合交通特征挖掘分析技术方法及主要成果.提出进一步拓展运用大数据分析城市综合交通特征的应用领域、优化大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和完善大数据采集处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对城市交通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的回顾,指出大数据时代城市交通学面临发展机遇.阐述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既要研究信息化发展与城市交通的相互联系,也要研究如何适应信息化发展来组织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和运行.分析了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在指导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和运行中的作用.基于交通模型应用现状,从五个方面阐述大数据技术为微观个体行为、出行需求特征与演变规律和传统交通模型等多方面的重新认识乃至重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提出研究并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交通模型,最终达到促进城市交通学发展的目的.最后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城市交通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4.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的不断升级、物联网——车联网的快速兴起,3G、4G无线网络的普及,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机构与企业占有数据量成级数增长,对智能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无数机遇.认识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大数据的困境现状,积极思考、发展大数据技术与业务应用模式,抓住下一次信息化变革、产业浪潮的机遇,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产业变革、结构优化、服务社会与人民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5.
连杆强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侧重于探讨连杆强度计算中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包括下列内容: (1)连杆衬套、轴瓦与连杆孔的装配过盈和热过盈的处理方法; (2)考虑连杆螺钉的作用; (3)活塞销、曲柄销对连杆孔的分布作用力的研究; (4)连杆大端结合面受力情况分析; (5)连杆强度计算时工况位置的选取; (6)连杆斜约束的处理方法。 此外,还研究了处理以上某些问题的简易方法。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求尽可能逼近实际情况的连杆强度计算所需的各种边界条件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务使其计算结果不仅有定性的而且有定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6.
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地铁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地铁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划分为数据读取、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5个阶段,数据分析主要以车站客流规模情况、乘客出行时间情况等为例进行说明。并以阿里云计算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工具,测试云计算技术与传统数据库的运算效率,证明云计算具有处理速度快和不占用本地资源的优点。最后,以成都地铁AFC 1周刷卡数据为案例,对比实际情况与数据分析所得结论,验证了所提出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对于今后的地铁大数据分析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7.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快速渗透至各个领域。以水利工程为例,经探讨与分析,得知人工智能在水利工程领域不仅发挥了语音控制、文字识别、图像辨析、物体识别、阀值预警和控制调节等功能性作用,而且与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结合,构建形成水利工程管理智慧系统。此外,人工智能未来将持续与大数据、云计算、遗传算法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其应用的时效性、准确性、有效性和智能化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8.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储能系统,其生产、制造、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管控难。 随着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构建与先进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拓展,大数据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获得了更多应用。 系统地总结了数据驱动算法与技术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下应用情况,分析在电池材料设计优化、生产及出厂后选型配组、装机后应用管理、梯次利用等场景下大数据算法应用效果及落地可能性,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铁路一体化物联大数据运维平台是以《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为核心指导思想而建立的大数据运维平台,该平台集设备物联接入,灵活运维、大数据分析应用、3D可视化和移动运维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试点应用,验证了平台满足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辖各业务站段多级用户的不同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0.
大数据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是全面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智能铁路战略的有力抓手。经过前期的积累,铁路大数据正处于全面深化应用的阶段。文章分析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介绍铁路大数据应用的总体蓝图,剖析典型铁路局的大数据应用实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该研究对于现阶段进一步理清大数据工作思路、把握铁路大数据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