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6篇 |
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4篇 |
综合类 | 252篇 |
水路运输 | 196篇 |
铁路运输 | 192篇 |
综合运输 | 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对禁区下、禁区偏下、禁区中间、禁区偏上、禁区上以及规范中的AC-16中值6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与分析,得出:禁区的规定是不必要的,通过禁区中间级配的路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82.
针对气动比例系统中存在死区的情况,采用神经网络自学习的方法,解决由于死区的存在引起的系统定位精度问题。选定一死区补偿初值,以定位精度为目标,根据系统动态响应过程中的误差及误差变化,通过在线修正神经网络权值来调整死区补偿值。 相似文献
783.
通过对钢锚梁索塔锚固区进行构造特性分析,研究了各种构造形式下钢锚梁锚固体系的水平荷载传递途径及其分配关系。利用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固定连接方式的锚固体系在斜拉索水平分力下钢锚梁与混凝土塔壁的荷载分配计算公式。通过简化计算,推导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塔壁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公式。将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其误差较小。这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简化框架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84.
首先对非机动车流在通过设有机动车停车带的非机动车道时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行驶特性遵循流体力学的基本特性。由此借鉴了流体力学中保角变换这一研究流体经过有障碍区域的基本特性的重要方法,对非机动车流进行了物理建模,建立了非机动车道上设置路边停车带对非机动车流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研究得出可以非机动车流越线行驶的量值情况来判断设置路边停车带的合理性。最后,选用实际案例,对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进行检验和应用举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分析路边停车带设置合理与否方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85.
城乡公交线路片区组织的有效整合资源配置,能促进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界定了片区组织内涵,分别阐述单线片区、多线片区以及区域整合组织形式的空间定位与行车组织形式。分别讨论单线片区干线组织、支线联运、干支线联运三种形式的实施条件;针对多线片区,提出通过分析相邻城镇公交干线走向、高峰期客流、上下行客流分布的差异特征,判别实施多线片区组织的可能性。从城乡公交干支线客流差异性、客流时空特征角度,提出了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的片区组织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786.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推测城市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的算法,同时对交通小区内多种用地类型进行预测.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数据集和网约车出行数据集,融合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特征对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刻画.提取交通小区内发生强度,吸引强度和产吸差强度3个指标作为模型输入,训练得到基于区域内出行特征双通道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网格寻优方法确定最优网络结构.选取北京市六环内交通小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同时推断交通小区内居住、工作和休闲用地特征,并获得各用地类型在小区内占比分布. 相似文献
787.
鲁锦华;陈兴冲;丁明波;张熙胤;马华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0,17(9):2288-2295
针对弯曲破坏型桥墩在地震中仅在墩底塑性铰区内发生严重破坏的情况,提出一种纵向钢筋的布置方法,即仅在墩身底部(2倍塑性铰长度)增加纵向钢筋的数量,其余墩身部位钢筋数量保持不变。设计了5个桥墩,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墩身底部配筋率的变化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提高墩身底部配筋率,可以提高桥墩的承载能力,增强桥墩的耗能能力,增大桥墩的位移延性;与传统相同配筋率的桥墩相比,滞回曲线\"捏缩\"较为严重;提高低配筋率桥墩底部配筋率,桥墩的抗震性能基本可以达到全截面高配筋率桥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88.
刘启宾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1,65(8):33-36
川藏铁路穿越活动断层区域暂按有砟轨道设计,受本项目沿线高原寒冷、超长隧道及超长大坡道占比高且局部穿越无人区等情况的影响,运营期养护维修条件极为恶劣。为降低活动断层区域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基于调研分析及结构设计,对川藏铁路活动断层区域轨道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川藏铁路活动断层区域轨道结构应具备易调整、可维修、少维护的基本功能需求;现有不良地质区域轨道结构形式均不适用本项目工程环境条件或设计标准,应进行新型轨道结构的研发;川藏铁路活动断层区域可采用基于道床结构小单元化或基于点支撑设计理念的轨道设计方案,后续可根据试验结果对各方案调整、维修的便捷性进行综合评估并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789.
高速铁路的高速性及平稳性要求,往往使高速铁路桥梁整体刚度比较大,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易使桥梁发生强烈的地震响应,近断层范围内易使墩梁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为保证高速铁路桥梁的安全性,需进行减隔震设计。基于某九度地震区近断层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提出一种新型减震榫适用于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该新型减震榫具有三向抗拉及耗能功能,与双曲面支座共同组成减隔震系统;对减震榫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减震榫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减震榫水平滞回性能及竖向抗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九度地震区近断层范围内,该新型减震榫滞回曲线饱满、稳定,耗能效果良好,竖向抗拉性能满足要求,为桥梁下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