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篇 |
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23篇 |
综合类 | 99篇 |
水路运输 | 230篇 |
铁路运输 | 57篇 |
综合运输 | 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在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被采用。但异形沉井基础并不多见,不仅开挖复杂,而且技术难度大。结合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泵站施工中应用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的成功实践,介绍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所遇问题的处理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2.
根据某大桥的施工特点,从理论和有限元角度,分别对围堰封底混凝土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考虑封底混凝土与桩基础之间的握裹力,封底混凝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对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提出1种高速铁路路基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基于该结构工作状态,分析其主要功能特性,设计碾压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将全断面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应用于工程试验段,跟踪监测其服役特性。结果表明:试验段轨道结构及路堤基床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试验段基床含水量维持在8%~18%,受天气影响小,而邻近的纤维混凝土对照段基床含水量为10%~35%,随天气波动显著;试验段沥青混凝土的吸热作用,使得路肩处基床温度较对照段大;试验段路基竖向变形监测值较对照段稍大,但均满足限值要求;试验段沥青混凝土与底座等接触情况良好,无松散剥落等病害,仅在底座板接缝处有数条裂缝,而对照段出现较多的纵横向裂缝,严重影响其防水封闭效果;沥青混凝土修补方便,可维护性高。 相似文献
94.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船舶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结构的线性分析为基础,对船舶结构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基于特征值分析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了船舶结构的临界载荷,从该载荷值可以预测出实际结构临界载荷的上限并能较好地反映船舶结构线性性能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得出船舶结构的失稳位形。在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中,采用NEWTON—ROPHSON方法及弧长法求解考虑非线性时船舶结构的临界载荷,并详细讨论了结构缺陷对稳定性的影响,提出考虑结构缺陷时船舶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算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船舶结构边界条件、几何缺陷变化与船舶结构稳定性之间关系,验证了本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对现役散货船船体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
96.
结合某高速公路一施工标段SBS改性沥青SUP25下面层施工实践,介绍该类型沥青混凝土在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5个热料仓沥青拌和楼的适用性,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些做法,并对几个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为解决盾构接收时无法从接收井正下方拆机吊出的难题,通常的做法是在盾构到达后,通过设置暗挖横通道的方式,将盾构平移至指定位置的竖井处,再进行拆机并吊出。为解决北京地铁新机场线1#风井工程遇到的多台盾构于同一横通道接收、空间狭窄并且隧道与横通道斜交的工程难题,通过多方协调、严格管理,设计出一套合理且严谨的多台盾构接收方案和参数控制标准,解决了在狭窄空间内进行多台盾构平移接收的施工组织设计难题,并采用预埋钢环板管片、喷混凝土填充、环形钢板焊接封闭和预拌喷混凝土料装袋封堵等手段处理了斜交条件下盾构密封失效的问题,同时对横通道与隧道设计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在役铁路隧道在通车之后隧底脱空病害的问题,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隧道脱空区域在围岩压力与25 t轴重列车动载作用下的数值计算模型,主要研究80 cm与40 cm脱空宽度分别距隧道中心线0,80 cm与160 cm时脱空区域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围岩压力下,脱空区域中线上壁和外侧顶角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及内侧顶角中产生压应力,其中压应力对脱空的宽度更为敏感;同时施加列车动载作用时,脱空区域上壁出现了竖向动应力与横向拉应力,得到了脱空区域力学指标的最大响应值及其出现的具体位置,宽度的增加对脱空区上壁横向拉应力更为显著,上壁横向拉应力增幅超过200%,竖向动应力增幅达50%。因此,隧底脱空区周围应力分布复杂,拉应力与压应力在脱空区域同时存在,应力突变严重,对脱空现象应及时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99.
100.
船坞接长工程是大型集装箱船半串联建造的适应性基建项目。新船坞设计船型发生重大变化,船舶质量分布和搭载工况与旧船坞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旧船坞底板进行荷载重构与加固。随着新建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完成的旧船坞接长工程为船厂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设计和施工经验可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