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1365篇
综合类   864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208篇
综合运输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总结客车冷却系统风扇的多种驱动方式,研究各种驱动方式对客车总布置、噪声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曹万科  张天侠  刘应吉  杨京峰 《汽车工程》2007,29(12):1098-1101
针对汽车车身控制信息的高实时性和车身CAN系统扩充的高灵活性等特殊要求,介绍用于实时系统分析的速率单调分析(RMA)方法,在原总线利用率、信息最坏响应时间等实时性指标基础上引入总线扩展灵活性因子进行车身CAN总线方案的寻优设计,并以典型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为例,对单信号方案和信号组合方案进行实时性和扩展灵活性对比分析,在线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国外全承载车身的结构及特点,探讨了车身各大总成的结构、设计以及各大总成之间的连接对全承载车身结构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基于ADR68/00法规的座椅动态试验方法,针对某款客车相邻两排乘客座椅,制定三种相对布置的动态试验方案,研究乘客座椅布置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邻两排座椅布置状态一致相比,相邻两排座椅如存在横向偏移、高度差则将增大乘员头部和胸部的伤害风险;高度差将降低乘员腿部伤害风险.横向偏移将增大腿部的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现有公交调度方法中大间隔发车、局部收敛与时间不协调等问题,以最大同时到站次数和最大同时到站车辆数量为优化目标,以末车定时、站点允许排队长度、服务质量、线路服务时间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公交时刻优化方法,设计了基于网络选点规则和网络同步规则的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当公交网络中存在2条线路与2个站点且发车时间在30min内时,应用提出的方法,在2个站点共产生3次同步,线路1的发车时刻分别为第5、15、20、30min,线路2的发车时刻分别为第0、10、30min;与现有方法相比,同步次数减少1次,发车时刻完全分布于规定时间内,消除了剩余时间,获得了非均匀化的发车间隔,体现了同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6.
某微型客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M1类车辆空、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以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实际应用的两段不同斜率制动力分配线之间面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保证满载状况时的制动效率不小于75%,优化设计了某微型客车变比值的制动力分配曲线.考虑制动器推出压耗,建立了各轴制动力与管路液压的转化公式,由优化后的变比值制动力分配线确定了液压比例阀的特性曲线.对制动力分配曲线优化前、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进行的对比计算表明,优化后的微型客车制动距离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7.
分析基层执行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个人素质和工作方法两个层面来总结提高基层主管执行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前挡风玻璃爆裂的原因分析,提出前挡风玻璃强度试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
基于合肥市纯电动公交工况,采用模糊控制原理开发设计了工况自识别系统,以行驶阶段的驻车时间比例、平均速度和加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合肥市纯电动公交工况典型模块参数为输出.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制定了语言变量的赋值表和模糊状态表,并使用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原来随机的、不确定的工况已转化为符合典型工况模块特征的工况,说明工况自识别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st competitiven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charging stations, charging lanes (via charging-while-driving technologies) and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s, in support of an electric public transit system. To this end, we first establish mathematical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deployment of various charging facilities along the transit line and determine the optimal size of the electric bus fleet, as well as their batteries, to minimize total infrastructure and fleet costs while guaranteeing service frequency and satisfying the charging needs of the transit system. We then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utilizing available real-world dat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1) the service frequency, circulation length, and operating speed of a transit system ma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st competitiveness of different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2) charging lanes enabled by currently available inductive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are cost competitive for most of the existing bus rapid transit corridors; (3) swapping stations can yield a lower total cost than charging lanes and charging stations for transit systems with high operating speed and low service frequency; (4) charging stations are cost competitive only for transit systems with very low service frequency and short circulation; and (5) the key to making charging lanes more competitive for transit systems with low service frequency and high operating speed is to reduce their unit-length construction cost or enhance their charging pow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