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6篇
  免费   455篇
公路运输   4210篇
综合类   4715篇
水路运输   745篇
铁路运输   732篇
综合运输   26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951篇
  2007年   1149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近年来,部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座附近出现浇筑不密实、蜂窝麻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续梁质量。针对这一现状,结合BIM及C#语言技术,从深化设计平台的选择、精细化模型的构建以及BIM技术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合理拆分并在空间上进行布尔组合,能够较快构建铁路连续梁零号节段BIM模型,满足深化设计条件;(2)基于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生成2D图纸并统计工程数量,能够直观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3.
基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案选择的特性,使用群决策理论的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决策组成员意见的集合,得到了各成员动态权重,减少主观误差,提高决策方案结果的客观可靠性。通过案例,将措施费用、行车特征、技术因素、施工因素等作为目标层,对4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措施。案例结果证明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结合机理探寻、试验分析和对大量实体工程检测数据的提炼集成,系统研究了道路混凝土外分层与内分层结构,建立起混凝土分层结构模型及评价方法。建议采用密度变异性和吸水率变异性指标评价道路混凝土外分层和内分层结构,为工艺控制道路混凝土内、外分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无接缝、平整、行车舒适、噪音低以及振动小、易于养护等优点,使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我国国内公路面层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好的结构形式。但是如果施工中不能按照施工工艺严格的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则很容易导致路面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这不仅影响使用功能,还影响影响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在某高速公路特殊路段采空区治理中首次使用“混凝土墩柱式支撑”方法的施工,该方法对于埋深较浅、顶板较好、存在有明显空腔且充水的采空区治理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宋建民 《交通标准化》2012,(19):107-108
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桥梁单板受力情况越来越频繁,通过对单板受力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8.
从原材料选择、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养护及施工缝处理等角度分析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混凝土拌和站是铁路建设中数量最多的大临工程之一,规划与设计是其建设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混凝土拌和站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持编制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混凝土拌和站》〔通临(2012)8401〕。结合相关科研课成果和工程设计实践,对通用参考图《混凝土拌和站》的编制原则、设计参数、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以求更好地对通用参考图宣贯和释义。  相似文献   
140.
周军 《交通标准化》2013,(18):15-16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和行车舒适性主要通过公路路面摊铺平整度来反映。通过对公路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公路路面摊铺平整度的方法,可为相关公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