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254篇
公路运输   916篇
综合类   1114篇
水路运输   662篇
铁路运输   556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中利用CFD软件,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对Y型过滤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过滤器流动特性及不同部位压降情况,分析了滤网堵塞率对压降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减小过滤器压力损失的建议方法。研究表明,Y型过滤器压降主要发生在入口滤座区、滤网区和滤芯环形间隙区,其中滤网区压降最大。滤网堵塞程度对压降影响很大,超过50%时压降快速增大。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某SUV车型的前悬架响应慢,进行了前悬架的仿真优化分析,通过抬高转向器安装硬点位置可以优化前悬架侧倾转向和平跳转向的特性,减小不足转向度,提升整车响应特性,然后进行客观测试来对比指标变化,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加高转向器安装硬点可以提升整车转向响应。  相似文献   
993.
王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58-60,64,M0008,M0009
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双肢薄壁墩和单肢空心墩两种结构形式下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分析,并将两种结构形式的计算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肢空心墩连续刚构桥,双肢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纵向刚度要小,结构体系柔性较好,可较好改善上、下部结构内力,但需以增加墩身轴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994.
大断面公路隧道临近溶洞开挖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三台阶开挖中半揭露溶洞对大断面公路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李洞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存在下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时程曲线均呈“S”形变化,大致分为初期缓慢增长-突变-增长减缓-稳定4个阶段。2)掌子面挤出随溶洞内压变化呈现“指数型”增长,具有明显的内压突变点,仰拱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低、边墙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高,直径越小的溶洞对应的突变内压越高。3)溶洞位置对近侧的支护结构影响较大,对于远侧的支护结构影响偏小。改变溶洞位置,隧道钢拱架左侧的轴力呈现一定的波动,而右侧的轴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95.
晏军 《隧道建设》2020,40(Z1):327-336
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方法有多种,由于岩溶发育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和岩溶含水介质充填物的多样性,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如何针对岩溶的地球物理特征,选择适用的地质预报物探方法,以提高预报成果的准确度非常必要。通过对TSP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等超前地质预报主要物探方法工作原理、有效探测距离和地球物理特征等进行分析,论述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选择。以九景衢铁路何家隧道为例,详细论述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以及组合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和总结几种主要物探方法预报成果的适用性和准确度。实践成果表明: 1)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都具有局限性,难以应对岩溶隧道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高风险,需采取“三结合”措施,选取不同的超前预报方法作为组合方法,相互验证。2)TSP法未能对是岩溶还是断层破碎带进行区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才能区分; TSP法+地质雷达法长短结合探测方法,是一般简单岩溶隧道通用的组合。3)瞬变电磁法在岩溶隧道探测中效果明显,判译解释准确度高,适合大型岩溶强发育地段; 超前水平钻+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水文监测地质预报组合,是复杂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可采用的有效组合。叠加超前水平钻与瞬变电磁剖面图进行分析,能详细分析出岩溶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技术进步的观点,对金属材料成型中数值模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进步的观点,本文分析了在金属材料成型数值模拟软件开发中,可应用的新技术—即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友好的输出界面和数值模拟软件与CAD/CAM软件的集成。  相似文献   
997.
几何非线性因素对密索型斜拉桥自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有限元法与有限位移理论,对一座密索型针拉桥进行了线性与 非线性的固有振动空间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对比,以揭示几何非线性 因素时自振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今世界管理学和经济学交互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工商实践一直在寻求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奥秘。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揭示了在企业表象及所处环境之外的能使企业获得优势的内在特质。本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形成背景、时代特征和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999.
舰船波浪弯矩响应的频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直壁式舰船在高浪级和高航速下的弯矩响应中,除了含有低频遭遇频率成分外,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遭遇频率的倍频成分及船体各谐调的垂向总振动频率成份,它们都会对舰船波浪弯矩的非线性响应产生相应的影响。如果舰船的第一谐调垂向总振动频率正好是遭遇频率的整数倍,这时弯矩的非线性响应将达到极值。本文从模型试验及理论计算两方面分析了舰船波浪弯矩的频率特性,对船体载荷响应理论的发展及设计载荷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奥运期间小汽车限行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北京道路交通拥堵。本文通过措施实施前后收集的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限行措施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限行政策实施后,居民总体出行率由1.88次/日降低到1.70次/日,上下学、接送人和工作外出等出行比例明显降低;私人机动车出行强度降低0.07次/(天&;#8226;辆),乘载率提高0.10人/车;公务车出行强度增加0.70次/(天&;#8226;辆),乘载率提高0.32人/车;地铁、公交和小汽车出行时耗分别缩短了12 min,8 min和8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