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各系统的控制效率和响应性,针对P2结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整车的功能需求,提出了P2结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构架和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并从整车运行工况和模式转换效率的角度总结了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转换真值矩阵。为了满足各节点单元的协同控制要求,提出了P2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构架,约束了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和接口定义,并对多个控制单元之间的复合控制过程进行描述。分析了2种不同动力源在液压控制的混合动力离合器的耦合过程以及混合动力离合器与换挡离合器控制过程重叠时所带来的动力迟滞,对离合器的压力控制和发动机的启动过程时序进行了优化。在不同的控制阶段定义了关键的控制目标,建立发动机扭矩、电机扭矩、混合动力离合器控制压力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机、变速器之间通过HCU的协同控制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混动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整车试验验证了各系统的系统控制效果,整个模式转换过程的时间为1.5 s,换挡品质和动力响应性满足驾驶需求。  相似文献   
92.
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湿式离合器传递转矩的方法。通过建立湿式离合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控制蓄压器活塞的移动速度来控制油缸压力,进而控制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同时借助模糊控制器设计,利用模糊控制系统实现离合器平稳结合或分离的目的。台架试验及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离合器油缸的压力以任意速率升高或下降。  相似文献   
93.
海拔高度对电磁风扇离合器工作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内燃机高海拔模拟试验台上,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对电磁风扇离合器的分离特性、接合特性及发动机暖机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工作温度为81.5~72.5℃时,温控电磁风扇离合器能够适应海拔高度为5000m的高原环境;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在暖机过程中,电磁风扇离合器的分离时间变短、接合时间变长,发动机有效功率和风扇转速降低、燃油消耗率增加。  相似文献   
94.
在传统ISG型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动机和电机之间增加一个自动离合器,将其定义为节能离合器。针对该ISG型混合动力系统中节能离合器接合问题,进行了节能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并对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离合器控制仿真模型。分析了离合器接合量和接合速度随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DCT电控离合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控离合器系统的强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等特点,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器来调整滑模趋近律参数,从而削弱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建立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用该控制方法在MATLAB软件里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换挡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跟踪指令信号性能良好,抗干扰性能强于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96.
为适应未来汽车的电气控制发展趋势,利用电气与气动技术,建立了重型汽车电控气动离合器操作系统,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针对该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问题,结合免疫PID控制算法与自适应PSD控制律,提出了模糊免疫PSD控制算法,实现了系统的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7.
汽车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精确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汽车起步时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转矩传递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起步时离合器传递转矩、滑磨功和压盘表面温升的精确计算模型;推导出以离合器主、从动盘相对转速和离合器片表面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离合器片摩擦因数的公式;以某一轿车为实例,对其起步时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进行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8.
车辆换挡过程的离合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合器是车辆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它的接合与分离频繁,对它的控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建立了整车模型中离合器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控制问题,在其控制策略中对离合器的控制与换挡动作进行了协调,并且综合考虑了换挡品质的三个评价指标;最后,运行建立的整车模型,在整车模型中进行验证,得到了换挡过程中与离合器相关的系列曲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摘 要;中段接力制导作战是协同作战的一种具体协同模式.提出基于平台间雷达互测机制与导航信息的目标指令参数误差估计模型.根据平台间的雷达互测机制得到的平台量测和两平台惯导设备输出的自身定位信息,在发射平台的传感器局部坐标系中表示出目标和平台的位置坐标,实现多传感器数据位置对准,并对各平台的设备偏差进行估计和补偿,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了各平台的传感器测量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00.
A number of South African cities are planning integrated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s that rel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Bus Rapid Transit (BRT), in line with similar trends to expand or upgrade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in emerging and industrialised urban transport markets around the globe. In addition, BRT in South Africa is being used as a mechanism to drive reform in the dominant yet highly fragmented paratransit sector, inspired by similar processes particularly in Latin American cities such as Bogotá, Mexico City, and Santiago de Chile. Thousands of paratransit operators would have to formalise their businesses, or merge into new or existing operator entities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 systems. There is, however, an absence of accessible business plans and regulatory regime proposals around which paratransit can be engaged to convince it to alter its current modus operandi.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paratransit groupings have furthermore indicated their resistance to the planned networks on the grounds of insufficient consultation, an unclear future role in the system and employee redundancies. Should this deadlock not be resolved, it seems unlikely that the planned networks will be realised in the proposed timeframes, if indeed at al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outh African passenger transport policy framework t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current deadlock, and explores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o engaging paratransit operators on a system of contracting, competition and ownership that recognises the sector’s aspirations and fragmented nature, yet contributes towards improved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s. It is the authors’ view that paratransit reform is a highly context-specific process, even at the sub-city level, and that this could prevent transferring paratransit regulatory and integration approaches across countries, and even cities in the same country, without 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