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555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191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盾构和隧道掘进机(TBM)施工对盘形滚刀的设计及制造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滚刀刀圈的材料和热处理工 艺的要求更高。随着盾构和 TBM 施工工程增多,复杂地质条件难以准确预测,特别是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普通 工艺的滚刀刀圈易出现刀圈崩块、断裂现象。针对上软下硬地层的地质条件,进行冷作模具钢刀圈材料成份和刀 圈刃型的设计,对滚刀刀圈梯度硬度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项目现场试验,检验热处理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地处严寒地区哈齐客专路基施工实践,分析严寒地区路基冻胀原因及影响因素,介绍了通过改良填料特性,设置筏板、保温护道、沥青封闭等技术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填料细颗粒含量、含水量等关键点,并利用冬期进行堆载预压,较好地解决了严寒地区冻胀对路基的不良影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以西安地铁3号线某区间双侧壁导坑法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及隧道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横向沉降曲线关于隧道中轴线对称分布,影响范围左右各30 m,可见,上导洞的开挖是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有效控制了拱顶下沉;隧道开挖后两帮收敛值迅速增大,开挖面超前监测断面20m时收敛趋于稳定;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说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能有效预测地层变形。  相似文献   
994.
介绍目前阿拉伯半岛地区如火如荼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回顾并且分析迪拜、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一些海湾地区城市和国家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995.
STM理论中拉压杆间夹角取值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规范中没有明确地将拉压杆间夹角与腹板的配筋率、腹板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等因素联系起来。通过推导拉压杆夹角的取值范围和分析拉压杆夹角范围与腹板配筋率、腹板钢筋屈服强度和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小孔注浆技术是针对已出现病害的浆砌片(块)石桥涵台,为加强其整体强度而提出的一项新型的加固技术。因其施工方便、成本低、效果明显,能为桥涵维修加固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实践证明,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采用液态粉煤灰处理桥涵台背的施工技术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能很好地解决因台背压实不足引起的桥头跳车这一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998.
郑开城市通道顶推箱涵上部覆土较薄,而箱涵的跨径、顶进长度为目前国内之最。为了保证箱涵顶进时路面不会出现随箱涵移动、断裂以及塌陷等现象,可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进行顶进箱涵的顶部防护。  相似文献   
999.
从孔径和基础深度的确定、压实度和荷载系数的关系、内部压应力和设计压力的关系、波纹管涵的厚度确定介绍了波纹涵管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00.
在分析内蒙古省际通道沥青路面病害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地区高寒、干旱,高寒半湿润、半干旱这一特殊的气候环境,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治方法,并对处治中养护设备的选型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