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8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953篇
综合类   680篇
水路运输   861篇
铁路运输   444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适应神经网络用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动力定位(DP)采用一种控制系统驱动装在船上的侧推器和尾部推进器或者几个全回转的推进器,使船定位在海平面的要求位置上。船受到风、浪及流等海洋环境力的作用时会漂移离开原位置,传统的控制方法是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顾和李(1994)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它具有许多优越性:①一个可随意调节的目标函数以适合不同的需求──定位精度高或节约定位能量后前馈控制并能自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力变化包括非线性的波浪漂力;本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与速度相关的项,从而提高控制质量。这一方法也可用于自动驾驶船舶沿设定的轨迹航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就一起究竟是“交叉还是追越?”的碰撞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确定“交叉局面”与“追越”作了详尽的探访,同时针对当事船船长在无法确定会遇格局的情况下应如何适用良好船艺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最后就该事故双方的过失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系统、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轮/轨蠕滑理论提供了计算和分析B_0—B_0机车转向架直线运行横向轮/轨力的方法,并以SS4型电力机车作为验证实例,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结果相接近。作者采用这种方法对轮/轨力进行可靠的分析,旨在论证我国现有电力机车转向架蛇行稳定性所要求的最佳轮对定位刚度。本文论证结果符合于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的轮对定位新方案,它可适用于最大运行速度为100km/h的现有SS型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14.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ac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at sea o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collision avoidance.Describes the ways and funct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s about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actions of collision avoidance with the navigation simulators.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officers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the recognition of these uncertaintie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actions by the training with the sim- ulator during the MET course.  相似文献   
15.
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墩台制动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制动力是影响桥梁墩台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针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制动力的传力特点, 研究在中-活载作用下无缝线路上简支梁桥墩、台顶制动力的分配规律,提出更接近于实际的制动力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针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的传力特点,采用将桥梁结构、台后部分路基以及上面的轨道结构作 为一个整体系统共同承受列车制动力的整体计算模型(即线-桥系统),运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计算。 研究结果:在对等跨度、桥墩等刚度的铁路多跨简支梁桥的墩、台顶制动力进行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找出了 影响多跨简支梁桥墩、台顶制动力分配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制动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研究结论:通过对无缝线路上铁路桥梁的墩台顶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铁路桥梁墩台顶制动 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经过分析该制动力实用计算方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制动力的计算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6.
采用求解Beji和Nadaoka改进的Boussinesq方程,模拟了波浪在多个串连大圆筒结构前的反射,得到了作用于圆筒结构上的波浪力。空间离散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圆筒结构表面形成的复杂边界形状。数值模拟结果与公开发表的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线32 m多跨双线整孔简支箱型梁桥为例进行纵向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开,钢轨挠曲附加力有明显增大;列车在桥上单线制动,四根钢轨的制动附加力有较大的差别;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向制动,相比单线制动,钢轨制动附加力有一定程度增大,但增大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18.
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混凝土梁徐变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结构分析模型。模型考虑预应力束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及预应力损失和徐变变形的相互影响,较准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计算。根据此模型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有限元程序,对小凌河特大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桥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反映桥梁上拱及徐变应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建立无砟无缝道岔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无砟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并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无砟无缝道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无砟轨道基础上无缝道岔的纵向力传递机理、温度力和位移分布规律与有砟轨道无缝道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22"接报警系统信息(交通拥堵报警与交通事故报警信息)、交通流量监测信息、动态岗位勤务数据信息、数字电台单兵定位信息等多类警情和警力信息进行集成,经自动统计分析后,利用GIS电子地图直观展示交通警情高发点段,建立以"警力线、警情线、指挥线"和"警情热点信息图"为基础的勤务指挥调度平台,为依据警情指挥调动路面警力实时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全面实现警力与警情的同步浮动和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