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5篇
  免费   342篇
公路运输   1486篇
综合类   1104篇
水路运输   298篇
铁路运输   565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重点从气候片区、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等级、结构安全等级等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的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系统地划分了广东省交通荷载等级、路基等级以及气候片区,提出适合广东省的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分类标准,并将可靠度设计指标引入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中,明确量化了各级公路路面结构的安全性标准.其研究成果为研究广东...  相似文献   
862.
梁新礼 《世界桥梁》2011,(6):13-16,21
南岳高速公路大源渡湘江特大桥主桥为(56+5×90+5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址处水面标高常年处于+50.00 m左右,水中设计20根桥墩系梁,系梁顶面至河床面距离9~14 m.由于工期紧,需投入6套吊箱进行水中系梁施工,周转次数少,若采用钢结构吊箱,底模投入量大,水下工作量大,造价高.为了避免水下作业、减少投资...  相似文献   
86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楼板组合效应对钢框架腹板开圆孔削弱型梁柱节点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节点承栽力、弹塑性阶段的应变分布、梁塑性区的产生和扩展情况,并与未考虑组合效应此类节点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削弱截面与柱的距离和削弱半径是重要的削弱参数,决定了腹板削弱型节点塑性区的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效应对腹板开圆孔削弱型梁柱节点区域的应变分布和塑性区扩展影响显著,其削弱参数的确定须充分考虑楼板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864.
通过非弹性动态方法,改变控制参数的结构,输入不同近场地震波,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IDARC,建立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对同等条件下的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典型层滞回曲线及结构耗能分布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表现出良好的耗能减震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65.
依托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长期观测系统的成果,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稳定性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仅有个别地段病害发育,针对病害路段从水热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观测资料显示,科学合理的措施能有效地减缓病害情况,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66.
对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分布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层间接触条件由完全光滑变为完全连续时,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相比层间光滑条件,层间连续条件下复合式基层路面具有较明显的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867.
路基压实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68.
唐志 《交通标准化》2011,(15):82-84
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多年冻土特征及其路基病害,提出路基设计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通过优选线路、抬高路基、设置砂砾路面、增设保温护道、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可防止或减缓病害的发生。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9.
采用橡胶沥青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胶粉掺量及废塑料掺量在不同拌和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性能测试,确定废塑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为:外掺25%的胶粉、0.63%的废塑料(PP)混合均匀后加入基质沥青中,在190℃的高温下,使用高速剪切仪以3000转/min的转速剪切1h。  相似文献   
870.
郑彩英 《交通标准化》2011,(22):106-107
阐述高粘结撒布式应力吸收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重点论述撒布式应力吸收层的作用机理、相关的施工工艺和它所具备的优点——吸收应力、减少反射裂缝、防水、粘结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