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25篇
综合类   266篇
水路运输   210篇
铁路运输   395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采用一定的测定方法,从新的角度对单一粒径状态下集料非线形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在砼工程中应用不能满足要求集料的使用可能性,以及控制集料生产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徐虎 《铁道车辆》2007,45(6):37-38
根据提速客车轴承剥离情况的有关数据统计,通过典型剥离轴承的金相观察和宏观形貌分析,分类论述了轴承剥离的形貌特征,总结了导致轴承剥离的内外部因素,阐述了车轮踏面剥离对轴承剥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独立旋转车轮轮轨接触蠕滑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独立旋转车轮轮轨接触蠕滑率的计算方法,定义了车轮滚动系数,对车轮横移、摇头、曲线半径及车轮滚动系数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轮蠕滑率对其横移比较敏感,同常规轮对相比,独立旋转车轮的踏面型状对其蠕滑率影响显著;车轮摇头对横向蠕滑率影响较大,但对纵向蠕滑率和自旋蠕滑率影响甚微;车轮滚动系数对纵向蠕滑率影响比较明显,对横向蠕滑率和自旋蠕滑率略有影响;曲线半径仅对独立旋转车轮的自旋蠕滑率有较大影响,对纵向蠕滑率和横向蠕滑率则影响甚微。最后,利用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模型,验证了文中给出的蠕滑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在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态软化趋向日显突出。通过对近年各具代表性的生态建筑形态特征的表述和分析,指出其形态创作的内涵有着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996.
对比国内外机车车辆窗玻璃密封条的截面形状,对其密封性能做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不同截面形状的密封条装配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传统轮对、独立旋转车轮及弹性阻尼耦合轮对,利用Matlab编制了仿真程序,采用卡尔克简化理论FASTSIM分析了不同模式轮轨系统的纵向振动特性。认为不同模式轮轨系统的纵向振动情况的不同是由其左、右轮的不同耦合方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I型组合简支梁桥在粘贴碳纤维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通过对加固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肯定了加固效果,同时对碳纤维法加固桥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轮轨接触点的在线连续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车轮旋转的影响,轮轨作用点位置的测量非常困难。在线测量作用点的轮轨位置对脱轨机理和机车车辆性能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常规测力轮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1个电桥感应作用点位置的变化。对电桥的输出进行傅立叶级数分析,建立作用点位置与电桥输出的非线性方程组。针对非线性方程组难以实时求解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拟合轮轨作用力位置变化与电桥输出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用不同作用点位置下各种横、垂向力的组合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达到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作用点位置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轮轨力作用点的位置,而且预测能力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轮对内侧距有利于改善轮轨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②在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变轮对内侧距,必然会导致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对于我国目前采用的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而言,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将导致轮轨接触等效锥度的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动稳定性临界速度。③轮对内侧距的选取与车轮踏面形状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改变轮对内侧距以后,必须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变化重新对其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合适的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