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篇 |
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3篇 |
综合类 | 154篇 |
水路运输 | 51篇 |
铁路运输 | 58篇 |
综合运输 | 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乘客的候车时间可分为2部分(在出发站点的等待时间及在换乘站的换乘时间),仅考虑换乘时间最短的区域公交协调调度模型无法降低乘客在出发站点的等待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公交联动发车的概念及需满足的条件。在对乘客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弹性乘客候车时间的计算方法,统计了各类型乘客的各部分候车时间,以所有乘客总的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公交联动发车模型。针对模型变量多的特点,选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采用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维持发车间隔不变的基础上,联动发车模型较区域协调调度模型在降低乘客候车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乘客候车时间降低了15.2%。 相似文献
72.
在电子巡航实施过程中,其有关组织、程序、运行机制、业务指标等各项工作仍处于不断摸索中。为了验证电子巡航运行模式的有效性,在介绍电子巡航基本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现有运行模式划分的优缺点,提出了电子巡航指挥中心协同运行模式,选取“船舶违章率”、“远程纠正船舶违章率”和“水上交通事故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假设检验对电子巡航协同运行模式进行了效能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巡航实施后海事监管效能值(0.998)较实施前海事监管效能值(0.894)上升了11.6%,海事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今后,随着电子巡航工作的逐步完善,运行数据将得到统一记录和保存,在此基础上,可对不同模式进行相互之间的效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3.
为减少车辆延误和交通排放,基于机动车比功率提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期间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标定方法.根据运筹学和交通流理论,以车辆延误和排放最小为目标建立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模型.考虑小汽车尾气中的CO、HC和NOx三种污染物,利用 VISSIM 软件设计交通仿真实验,使用MATLAB软件编制参数标定和模型求解算法,根据车辆行驶状况数据标定每条车道组每种污染物的两类排放因子,并验证双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与仅降低延误相比,双目标优化模型所获最优信号配时方案能使车均延误降低19%、交通排放减少11%.研究成果能有效减少交叉口延误和排放,为建立考虑交通排放的干道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国内外当前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过渡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干线协调过渡方法.针对当前过渡调整方法对于交通信号控制机如何实现协调方案的快速调整涉及较少,未考虑交通信号机实现过渡调整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等不足,以当日零点为协调控制方案的起始点,针对交叉口过渡信号周期以及周期调整步幅的取值范围,提出了1种基于周期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过渡调整策略,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1~2个周期内快速调整完毕,减少了信号配时的突变所引发路面交通的剧烈波动,实现了交通流运行的平稳和连续.文中所介绍的算法可以实现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切换,也可以用于城市区域协调控制中,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国外区域发展的经验,研究珠三角及深圳境内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建设,通过论证城际轨道交通对珠三角区域城市群结构重塑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发展及深港同城化的作用,提出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城市及其区域一体化是未来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构建了城市布局,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为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6.
针对当前城市干道瓶颈交叉口交通拥堵状况,从信号控制角度提出了1种红波双向协调控制模型,对于缓解此类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模型是在流量均分思想和绿波协调控制时距图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的1种双向协调控制模型,能够针对干道瓶颈交叉口上下游交通流不同的交通控制需求分别实施红波协调控制和绿波协调控制,并通过引入红波控制参数,可以满足不同的交通控制策略需求.以佛山市顺德区南国西路为案例,通过对Vissim仿真评价数据进行协调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减小瓶颈交叉口排队长度39.48%,缩短行程时间22.01%,验证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针对高压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管片选型中遇到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通过类比分析,确定管片衬砌形式、限界与隧道净空、管片环宽与分块方式;通过论证分析与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管片厚度、拼装方式、接缝断面构造形式; 通过理论解析,对管片接缝密封材料的抗水压能力进行分析,验证双道止水装置的合理性; 利用数值计算,对全线盾构区间管片配筋进行计算与分类,并给出相应的配筋方案; 通过单、双层衬砌的内力比较,发现双层衬砌会导致管片弯矩增大、轴力减小,管片安全系数降低,说明单层衬砌是合理的。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管片选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8.
79.
基于DEA 的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港口城市经济和港口有效性的横向评价模型及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纵向评价模型。横向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属于港口和城市经济双有效城市;威海属于城市经济有效,港口无效型城市;烟台和日照则属于双无效城市;各港口发展程度各异,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纵向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港口与区域经济未能实现系统双向有效协调。在此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针对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