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38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提高陆风SUV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陆风SUV汽车被动安全性改进开发"项目的要求,采用CAE技术,找出了陆风SUV现有车身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2.
ObjectivesEvidence concerning crash risk for older heavy vehicle drivers is spars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ssess if it is prudent to encourage older drivers to remain in the workforce in a climate of labour shortag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annual crash rate ratios of older male heavy vehicle drivers relative to their middle aged peers.MethodsData utilized in this study includes all crashes meeting inclusion criteria involving heavy goods vehicles, categorised as rigid trucks and articulated trucks; this data was recorded by the New South Wales Roads and Traffic Authority. The exposure to the risk of a crash was represented by distance travelled for each vehicle type and year, by age of driver, as estimated by the Australian Survey of Motor Vehicle Use.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ling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annual crash incidence rate ratios for male drivers in various age groups.ResultsA total of 26,146 crashes occurred in New South Wales during 1999–2006, involving a total of 54,191 vehicles; removing observations that did not me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19,736 observations remained representing 12,501 crashes. For rigid trucks, the incidence rate ratio for drivers aged 65+ years, compared to 45–54 year olds, was 0.74 (95% CI 0.51, 0.98). For articulated trucks, the annual crash incidence rate ratio for drivers aged 65+ years compared to 45–54 year olds was 1.4 (95% CI 0.96, 1.9), and that for drivers aged 55–64 years compared to 45–54 year olds was 1.1 (95% CI 0.83, 1.3).ConclusionsOlder male professional drivers of heavy goods vehicles have lower risk of crashes in rigid vehicles, possibly due to accrued driving experience and self-selection of healthy individuals remaining in the workforce. Thus, encouraging these drivers to remain in the workforce is appropriate in the climate of labour shortages, a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to do so would not endanger road safety.  相似文献   
43.
以北非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修筑公路混凝土防撞栏的施工为背景,阐述了以滑模摊铺机进行混凝土防护栏施工的工艺原理、流程及施工方法实践证明,相比国内普遍采用的传统工艺,采用滑模摊铺机修筑防护栏在减少人工、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4.
水路的设计及各项技术参数的选择对公路防撞护栏清洗车完成各项特定工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其如何实施提出了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45.
为构建老年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风险关联因素识别方法体系,本文应用极限梯度提升关联规则挖掘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Apriori,XGB-Apriori)识别城市道路老年行人交通事故风险因子。运用机器学习优化关联规则算法结构,通过机器学习库 scikit-learn 中 XGBoo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算法与SFM(Select From Model)特征选择类功能实现变量特征值的选择。进而,对Apriori算法设置有序定向约束,得到适用于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逐层迭代识别关联项,选取频繁项集,总结高置信度、高提升度的关联规则。关联因素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SFM功能准确度可达78.31%,关联规则XGB-Apriori算法较传统算法精度提升了91%。挖掘结果显示,驾驶员与行人的自身特征、车辆特征、碰撞状态以及道路特征均对老年行人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男性驾驶员造成的行人死亡事故频次较高,女性驾驶员造成的受伤事故频次较高;大型、重型车辆(SUV、卡车、施工车)发生死亡事故频次相对小轿车更高;位于匝道等道路线型弯曲的坡道中,老年行人发生致死交通事故的频次相对线型缓和路段更高。本文对老年行人交通事故耦合因素全面识别并针对性提出风险防控精准预判方法,为有效保护道路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6.
正面碰撞试验后排女性假人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假人伤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后排假人伤害的特点,并讨论造成前后排假人伤害差异的原因,对于促进和提高车辆被动安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高速公路交织区车流的横向干扰突出,交通安全不容忽视。基于车辆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纵向和侧向空间,提出了车辆限界的概念,分析并量化了基本安全限界和充分安全限界,明确以事故区、危险区和安全区描述车辆的运行安全状况,进一步提出了交织区安全评价的替代指标-危险系数和事故系数,并建立了替代指标模型,给出了评价模型的使用流程,以仿真实例说明了评价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8.
结合北京市顺义区的交通事故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时间、空间、成因、车型等方面对北京市顺义区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顺义区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分析表明: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车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机动车车型多样;路的因素主要体现交通设施不全、线形设计存在隐患;环境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路侧环境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49.
行人保护是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随着各国立法的推进,各汽车厂商面临的行人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现行主要法规有EEVC系列、GTR、Euro NCAP等。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行人保护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展望了行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面向行人保护的被动安全技术核心在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主要的技术路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和安全结构的改进。而能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技术将逐渐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0.
王斌  李华香  史建鹏 《汽车科技》2012,(5):47-49,58
应用Hypermesh和Pam-Crash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按照C-NCAP试验要求分别进行整车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B柱加速度曲线的对比分析,验证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评估车身结构偏置碰撞安全性能,对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整车偏置碰撞性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