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当异步电动机拖动液压柱塞泵负载运行时,由于泵本身的流量脉动引起其输出转矩的脉动,从而在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中注入了大量的谐波成分,不仅影响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精度,而且恶化了系统的EMC特性。从柱塞泵的流量公式出发,利用傅立叶变换推导其流量脉动中存在的频率成分。又因为液压缸运行时其流量不存在脉动,所以当电动机驱动泵控缸时,可以认为其电流中的谐波只是由泵的脉动特性所引起。从这一角度出发,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液伺服系统模型,用仿真实验证明泵向电源线中注入了谐波成分。  相似文献   
152.
国内新型电力机车重联控制中普遍采用了一种先进的PWM调制、解调技术进行司机给定指令值的传递,本文阐述了该电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3.
主要介绍了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在控制中的优越性,并以8097单片机组成的机车脉冲控制器为实例,着重讨论了8097的高速输入/输出、模拟输入/输出等在微机控制机车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4.
8098单片机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变频调速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变频调速控制的工作原理,采用8098单片计算机实现了这一控制,并在一个GTO逆变器和风机电动机负载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实这种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Taylor四相编码信号的研究,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根据其不足和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多普勒频率多通道补偿法和频域旁瓣抑制法,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较好地改善Taylor四相编码信号的脉冲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156.
针对铁路10kV信号电源供电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外加电压脉冲式行波测距法,就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波速度折算算法和等效波速度法,分析了系统单相分支线路的影响,以及波速度确定等问题。文中以一条实际的铁路10kV信号电源供电系统为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舰载作战系统时间统一技术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舰载作战系统时间统一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现有舰载作战系统时间统一技术的不足。随着舰载作战系统技术及作战模式的不断更新,分析和探讨了一种新型舰载作战系统时统设备的体系架构,并展望了新型舰载作战系统时间统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8.
遭受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的桥梁由于非线性变形桥墩会产生残余位移,给桥梁震后的维修和重建带来困难。运用BISPEC程序,选择45条近场具有脉冲地震记录,进行不同基本周期、延性系数、双线性因子的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时程响应及残余位移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残余位移的离散性很大;场地类型、结构周期和位移延性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不大,双线性因子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很大;双线性因子大于0.1时残余位移比很小,双线性因子从0.1变到-0.1时残余位移比迅速增加,双线性因子小于-0.05后,残余位移比接近1。针对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设计,提出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的残余位移比谱。应用该谱的工程实例分析结果与非线性时程响应的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9.
姚曙光  许平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3):33-34,69
基于上海TR08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设计了4种国产流线型磁浮列车头部外形。采用大型流场计算软件CFX对5种不同头部外形列车的空气阻力、升力进行计算,并对5种外形的列车交会压力波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不同外形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国产化磁浮列车气动外形的流线型头部长度取6~7 m,采用单拱,并适当提高纵剖面轮廓线高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0.
This paper examines pedestrian anatomical injuries and crash characteristics in back‐to‐traffic and facing‐traffic crashes. Pedestrian crashes involving pedestrians walking along streets (i.e. with their backs to traffic or facing traffic) have been overlooked in literature. Although this is not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crash, the crash consequence to pedestrians is a safety concern. Combining Taiwan A1A2 police‐reported accident data an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from years 2003–2013, this paper examines anatomical injuries and crash characteristics in back‐to‐traffic and facing‐traffic crashes. There were a total of 830 and 2267 pedestrian casualties in back‐to‐traffic and facing‐traffic crashes respectively. The injuries sustained by pedestrians and crash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crash typ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crossing types of crashes (nearside crash, nearside dart‐out crash, offside crash, and offside dart‐out crash). Odds of various injuries to body regions were estimat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s. Key findings include that the percentage of fatalities in back‐to‐traffic crashes is the highest; logistic models reveal that pedestrians in back‐to‐traffic crashes sustained more head, neck, and spinal injuries than did pedestrians in other crash types, and unlit darkness and non‐built‐up roadways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edestrian head injuries. Several crash features (e.g. unlit darkness, overtaking manoeuvres, phone use by pedestrians and drivers, and intoxicated drivers) are more frequently evident in back‐to‐traffic crashes than in other types of crash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terms of crash consequence, facing traffic is safer than back to traffic.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