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240篇
综合类   181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61.
沈阳市于1988年修建了方型广场立交,1992年修建了5座“土台子”立交,这6座立交属于两种方案,都存在严重缺憾,历经8a最长17a运营之后,终于在今年全部拆除或部分拆除。为了总结这一事件的经验教训,对这两种立交设计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提出了该立交设计方案的种种弊端和科学地决策立交设计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2.
在现有的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建模的思路。给出了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流程,并利用AUTOCAD、3DMAX和PHOTOSHOP软件,制作出立交三维效果及动画效果,为立交造型方案设计及景观分折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3.
地铁线网往往会在城市中心区规划2条及以上的线路并形成换乘。若换乘站并未能同步实施,先建车站往往通过预留换乘节点的方式以形成今后的换乘条件,使得后建车站的设计、建设难度增大。以南宁地铁先建的1号线与后建的3号线换乘站金湖广场站为例,基于复杂的控制条件,探究出不同的方案并进行比选,引入“0-4评分法”及“权重评分法”进行方案评分,最终得出合理的3号线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164.
通过某互通式立交设计实践,阐述采用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是成功之举,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65.
中环线五角场立交下沉式广场工程是中环线五角场立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围护结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变更。  相似文献   
166.
本文从南京市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换乘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的交通布局、用地特点以及人文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地面常规公交及个体交通两方面,对南京市地铁一号线无缝换乘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7.
蔡斌 《交通标准化》2008,(19):83-85
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交叉,当采用分离式立交处理时,应根据所处地形或各条道路类型等情况,将各自相对独立的道路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合理采用上跨或下穿方案,确定相互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8.
针对小环岛立交线形指标低、曲率曲折多、曲线参数多、整体连续性和安全性能差的特点,提出采用双纽曲线应用于小环道,并分析了其路用性能和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双纽曲线由于曲率变化率均匀,除了进道和出道,不存在曲率突变情况,线形连续,整体性能好,而且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行车舒适;当实际行车速度不超过设计速度的25%时安全性高;采用双纽曲线能够减少占地面积,当缓和曲线越长时越经济。在整体式小环道中,双纽曲线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予以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9.
龙小林 《交通标准化》2014,(1):36-38,42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的主要节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及设置对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鉴于此,以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原则、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设置情况,并对该高速公路上各互通式立交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0.
平交口作为互通立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要点,对三路、四路交叉口的交错点进行了交通分析计算,分析比较了平面交叉口4个方案的布设形式,对相应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平面交叉口方案布设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比选,拓宽思路,选取合适的交叉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