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41篇 |
免费 | 69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24篇 |
综合类 | 3754篇 |
水路运输 | 525篇 |
铁路运输 | 1512篇 |
综合运输 | 2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243篇 |
2021年 | 387篇 |
2020年 | 408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816篇 |
2013年 | 748篇 |
2012年 | 1138篇 |
2011年 | 1110篇 |
2010年 | 777篇 |
2009年 | 849篇 |
2008年 | 930篇 |
2007年 | 1131篇 |
2006年 | 984篇 |
2005年 | 512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206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某峡谷底斜拉桥---西藏迫龙沟斜拉桥的抗风性能进行了改善研究。首先,借助于地形风洞试验结果获得了桥位处风攻角和风偏角大小,并确定了大桥颤振检验风速和颤振试验的风攻角范围;然后,考察了大桥原方案的颤振稳定性并通过气动措施改善了原方案的颤振性能;最后检验了施加气动措施前后大桥涡激共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峡谷底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基准高度可参照桥面高度确定,但有必要进行地形试验确定桥位处风攻角和风偏角的实际情况;迫龙沟大桥颤振稳定性出现了±3°和0°风攻角下满足要求而5°风攻角下不满足要求的现象,因此峡谷底大跨度桥梁颤振稳定性检验只进行《规范》建议的风攻角试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颤振性能改善措施选取时,应考虑斜风的不利影响,确保大桥有足够的颤振稳定性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992.
993.
以三跨连续弯石拱桥为例,介绍了该类桥梁的受力特点及设计思路,采用桥梁空间计算软件 MIDAS CIVIL对全桥进行结构静力分析,并提出早期落架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94.
995.
以渝湘高速公路彭武段铁碛坝大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岩堆体的稳定性分析,在银盘水电站水位抬升后,对岩堆体的稳定性不利。采用综合工程措施,对岩堆体进行整治。监测显示,整治后的岩堆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了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996.
李卫全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4,(3):77-79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受损后的加固。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材料在混凝土桥梁结构中运用越来越多,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7.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2×850+200)m三塔悬索桥,该桥北锚碇为"带孔圆环+十字隔墙"重力式沉井基础,沉井外径66m,高43m;1号塔基础为44根φ2.0m钻孔灌注桩,2号塔基础为39根φ2.8m钻孔桩;3号塔基础为20根φ2.8m钻孔桩;南锚碇为"圆形嵌岩地下连续墙+内衬"结构形式,地下连续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径68m,壁厚1.5m。根据该桥基础特点,北锚碇沉井采用3轮接高、3次下沉施工;1号塔基础采用筑岛、双排防护桩施工方案;2号塔基础采用先钢围堰后平台的施工方案,钢围堰采用气囊法整体下河;3号塔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单排钻孔防护桩施工方案;南锚碇采用液压铣槽机配合冲击钻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为优化粘滞阻尼器对双塔斜拉桥的减震效果,以淮安大桥(主跨为416m的双塔斜拉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阻尼器布设方案(分别将粘滞阻尼器布设在塔支座、桥台、边墩和桥台、边墩位置)的减震效果。选择最优方案进行阻尼参数分析,应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建立关键截面参数与阻尼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控制截面内力和变形最小为原则,通过求解拟合方程的极值得到最优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在桥台位置安装粘滞阻尼器能使其更好地发挥减震功能,且不改变辅助墩的受力;所提出的阻尼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能有效地计算出最优阻尼参数,为设计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99.
为实现大跨桥梁的结构线形快速检测,及时定位桥梁最大变形部位,采用基于光纤陀螺的连续轨迹测量技术进行桥梁线形检测技术研究。分析基于光纤陀螺传感技术开展桥梁连续线形检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理,推导连续线形轨迹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线形检测流程及对测试结果的修正与标定方法,并在缩尺模型桥和实际大跨桥梁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光纤连续线形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与传统百分表及全站仪的测试结果吻合,所测线形轨迹连续、精确,可准确定位桥梁结构最大变形部位。该技术可用于大跨桥梁连续线形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多肋火灾下混凝土T形梁桥实体剪力滞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肋火灾下混凝土T形梁桥的剪力滞变化规律,以横桥向5片T形梁组成的混凝土简支梁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建立混凝土T形梁桥多肋火灾模型,分析多梁肋在对称火荷载作用下,混凝土T形梁桥实体剪力滞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梁肋受火时,随火温持续时间的延增,剪力滞比呈指数曲线趋势逐渐增加,且处于负剪力滞分布状态;单侧半跨5片梁肋受火,火温持续时间在20min内时,剪力滞比变化明显,火温持续时间在20~60min时,剪力滞比基本回至初值,且随火温持续时间的延增,剪力滞比时程曲线逐渐向初始状态靠拢,走势平坦;桥跨方向非连续梁肋受火,近火梁肋剪力滞比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