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5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766篇
综合类   774篇
水路运输   455篇
铁路运输   472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21.
为了提高机场沥青道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养护与管理费用,分析了其类型、特性与应用现状,研究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与破坏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预防性维护对策。研究发现: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禁止超载,加强日常维护与培训飞行员正确使用道面是减少破损的有效方法;对现有病害类型,提出了表面处治及改性稀浆封层等薄层修补维护方法;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与水温条件的变化规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针对季节性病害根源,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季节预防性养护工作;加强道面状况评估,把握最佳养护时机和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可有效提高机场沥青道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22.
微表处在沈哈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通车2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防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3.
微表处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因其开放交通快、可修补车辙、抗滑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多条高速公路养护中得到应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微表处的适用范围,介绍了微表处的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讨论了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24.
为提高TBM滚刀与地层的适应性,降低滚刀磨损速率,应用滚刀复合磨蚀试验台进行滚压磨损试验,对小尺寸滚刀开展不同岩性、几何参数(刃宽、刃形、直径)和贯入速度的磨损规律研究。通过对磨损量统计发现: 磨损量与岩样CAI值的平方正相关; 宽刃滚刀较窄刃滚刀磨损速率快; 圆刃滚刀相对平刃滚刀有更好的耐磨性; 滚刀直径与磨损速率相关性不强,但大直径滚刀具有径向磨损量大的优势; 在一定区间内较大的贯入速度能够减少刀具磨损,同时具备较高的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225.
我国早期浅埋暗挖市政管廊隧道标准较低,目前病害多发。为了治理断面狭小、内部净空限界要求不高的市政管廊隧道的病害,结合大连某电缆隧道维修加固工程,采用病害检测及分析、方案综合比选和施工实践的方法,介绍暗挖市政管廊隧道的维修加固过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隧道病害检测应从结构变形、衬砌强度、衬砌背后、裂缝及渗漏水等方面详细调查,分析病害成因,评定劣化等级; 通过检测分析结构,选择合理的结构加固措施,劣化严重的市政管廊隧道应优先选择增设内衬的维修改造方案; 施工阶段应重点处理好无水施工、对既有结构和内部管线的保护和在狭小空间施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6.
在铁路既有线桥梁换梁施工中,支座系统的处理方案关系到换梁的速度和行车的安全,以京广线汉水桥钢板梁更换施工为背景,介绍一种支座处理技术。该桥采用QZ球型钢支座替换弧形板式钢支座,新支座安装位置与原支座位置相同,但其下摆较原支座扩大并预留了钻孔空间。在钢板梁更换前,进行正式支座地脚螺栓钻孔,采用预埋钢板方式施工临时支座垫石,然后安装临时支座并更换钢板梁,保证铁路正常运营,最后进行垫石改造和正式支座的施工,待正式支座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支座受力转换。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在铁路既有线短暂的封锁时间内进行钢板梁更换是切实可行的,施工过程中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27.
针对设计和研究人员快速构建TBM刀盘有限元模型的需求,采用APDL与VC++可视化编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编制刀盘建模APDL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VC++与ANSYS之间的参数传递,建立了一套可视性良好的TBM刀盘有限元参数化建模系统。以某型号直径4 m TBM刀盘为例构建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该系统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此建模系统的开发,可实现TBM刀盘数字化建模、分析等全套设计。  相似文献   
228.
This paper presents a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monitoring track geometry condition from in-service vehicles. It considers technology used to provide condition monitoring; some issues of processing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location; how things have evolved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what is being, or could/should be done in future research. Monitoring railway track geometry from an in-service vehicle is an attractive proposition that has become a reality in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Seeing the same track over and over agai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observing track geometry degradation that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to inform maintenance decisions. Furthermore, it is possible to extend the use of track condition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if maintenance is effective, and to monitor the degradation of individual faults such as dipped joints. There are full unattended track geometry measurement systems running on in-service vehicles in the UK and elsewhere around the world, feeding their geometry measurements into large databases. These data can be retrieved, but little is currently done with the data other than the generation of reports of track geometry that exceeds predefined thresholds. There are examples of simpler systems that measure some track geometry parameters more or less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but forego parameters such as gauge. Additionally, there are experimental systems that use mathematics and models to infer track geometry using data from sensors placed on an in-service vehicle. Finally, there are systems that do not claim to measure track geometry, but monitor some other quantity such as ride quality or bogie acceleration to infer poor track geometry without explicitly measuring it.  相似文献   
229.
为了获得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冲断区域维修标准,本文首先建立冲断区域人-车-路耦合振动模型,然后利用传递矩阵法结合Matlab软件对振动方程进行求解,以获得乘客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和最大瞬态振动值(MTVV).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车辆经过冲断区域时,其在做振幅减小的简谐振动;当车辆进入冲断区域0.22 s时乘客加速度最大,其值为1.57 m/s2.最后,考虑行车舒适性以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行驶舒适性评价指标,提出冲断区域维修标准的确定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了相应算例.  相似文献   
230.
介绍了现场钢轨接触焊作业车的总体设计,并对该车组成设备的选型及设计进行了论述,实际运用考核表明,该车设计合理,满足钢轨现场焊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