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134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基于FLUENT的硅油减振器热片散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热片的散热性能好坏严重影响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硅油减振器散热片的三维模型,模型中将热场与流场进行了耦合;通过对散热片表面的温度分布特性、空气流动特性和散热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散热片不同结构型式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硅油减振器散热片的设计和选型.  相似文献   
42.
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国家经济财产安全.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对大跨空间桁架结构进行减震控制,计算阻尼器相应的力学参数,并对加与未加粘弹性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无论在Taft地震波还是在E1 Centro地震波下,在大跨空间桁架结构中加入粘弹...  相似文献   
43.
刘黎  张平  王唤龙  杨昌宇 《隧道建设》2020,40(Z2):188-195
为了满足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任务要求,综合隧道所处环境及竖井能力需求,按照竖井井口、井筒、井下3方面统筹考虑的总体设计思路,提出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设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根据井口地形、地貌条件及提升设备、井口车场布置要求,合理布置井口场坪; 2)根据竖井功能定位,竖井宜采用主副井模式; 3)根据井下施工的出渣量、材料数量、人员进出量等综合考虑竖井断面尺寸; 4)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允许时,竖井宜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施工,设置模筑混凝土井壁; 5)竖井提升设备宜按井下施工期间的要求考虑,建井期间各设备之间能力应匹配; 6)竖井施工能力应满足井下施工期间出渣、进料要求,并留有富余; 7)井底车场应结合运输方式及进料、出渣等功能要求确定; 8)竖井安全保障应首要解决地下水问题。目前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已完成建井,结果表明铁路隧道竖井按照以上设计方法及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船舶操纵模拟器罗经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船舶操纵模拟器研制的需要,依据视景的圆柱面环幕透视投影模型、透视投影误差校正模型和船舶在海上用罗经进行测向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罗经测向的方位角误差纠正模型,并根据误差角度的不同范围要求,给出罗经离视点位置的选择范围,为罗经位置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结合银武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境十堰至漫川关高速公路梁场设置实例,介绍了两种预制梁场的设置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相似文献   
46.
应用响应面方法进行200km/h转向架阻尼器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铁路应用的 2 0 0km/h客车为实例 ,应用响应面优化方法 ,进行 2 0 0km/h转向架悬挂系统的阻尼器参数优选。首先应用ADAMS/Rail进行 2 0 0km/h客车的动力学仿真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比较 ,验算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 ,应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其阻尼参数进行优化 ,将得到的最优参数应用到ADAMS建立的仿真模型中 ,得到了更好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7.
蒲龙云 《中国航海》2006,(2):103-105
根据目前船舶岸电箱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岸电相序手、自动整定及缺相保护电路。该电路从三相不对称电路的特性开始分析,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及控制进行了讨论,设计出具体的手、自动转换控制电路图,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timal design process for a steering column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 A design guide is proposed at the initial concep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obtain sufficient stiffnes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while reducing the idle vibr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Case studies on resonance isolation are summarized, where vibration modes among the systems are separated by applying a vibration mode map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an optimal dynamic damper system using a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analysis. The damper F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added to the vehicle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teering column system. This analysis method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arget performance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 and reduction of damper tuning activity after the proto car test stage. Through the proposed steering column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 lightweight vehicle with high stiffness is possible prior to the proto build stage. Furthermore, the improved process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number of proto car test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49.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卸荷速度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精确选取铁道车辆各类液压减振器的卸荷速度,提出了一种选取卸荷速度的2σ方法。通过试验测试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液压减振器两端的相对速度,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在相对速度属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计算相对速度的2σ值,并作为减振器的卸荷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确定卸荷速度的液压减振器可使95%的车辆低频振动得到衰减,5%的高频振动得到过滤。  相似文献   
50.
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选择适合于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特点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 研究方法:针对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几种设置方案,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实践,从车辆、环控、变电所、土建几个方面,分别对车载设置方案、地下变电所设置方案、地面变电所设置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 研究结果:根据深圳地铁2号线沿线各车站现状,采用制动电阻地面通风散热的方案不具备工程可实施性,应采用车载制动电阻,并合理解决通风散热问题。 研究结论:指出了能否合理解决制动电阻的通风散热问题是本工程选择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方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