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应用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经由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测定,分析研究了撞击加速度和缺窒息实验条件下中枢时间系统的损伤问题。计算机模拟和诱发电位信号分析表明,当神经系统发生损伤时,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会出现显的变化,这种化可以由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而有效测定。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二阶时滞微分方程的脉冲控制,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二阶时滞微分方程的脉冲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推广、改进了相关文献的结果,举例说明了脉冲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尹文纲  王海亮  张祖远  张富强 《隧道建设》2018,38(10):1723-1728
为解决在单孔单段起爆时因普通导爆管雷管段数的限制需分次起爆的问题,针对隧道近距离侧穿危楼爆破开挖时提出一种新的起爆网路,即利用20段普通导爆管雷管进行多组之间的孔外延期,同时利用3段普通导爆管雷管在每组内部之间进行孔外延期。现场试验表明,该起爆网路可以使起爆次数从原来的5次降至2次。且现场振动监测数据显示,振速峰值与原来分次爆破的振速峰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振速平均峰值较原起爆网路提高5%,并未发现有振动叠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4.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减振,根据微差爆破延时计算理论,综合考虑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隧道爆破施工参数,提出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的延时计算方法。研究起爆药量对爆破地震波振速和主频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成渝客专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结果表明: 1)微差爆破的合理延时需要考虑岩石破碎及沿裂缝扩展到掌子面并抛掷足够距离的时间; 2)采用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可合理设置电子雷管延时,实现单孔间隔微差爆破,有效降低峰值振速、提高振动主频; 3)在新红岩隧道爆破工程中,采用电子雷管爆破相比毫秒非电雷管爆破振速减小60%以上,证明电子雷管微差爆破延时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5.
基于FGU的船体变形测量技术中时间延迟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博  陈春  史宏洋  郭宇 《船舶力学》2015,(10):1235-1244
基于光纤惯性测量单元(Fiber Gyro Unit,简称FGU)的角速率匹配法是船体变形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两套测量单元之间存在时间延迟,会影响船体变形测量精度。该文分析了时间延迟的产生机理以及时间延迟对变形估计的影响。并基于二阶马尔科夫模型对船体变形建模,建立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提出了一种时间延迟补偿方法,将时间延迟扩充为状态量,对其进行实时的估计和补偿。最后通过仿真并结合实船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时间延迟补偿前后的变形估计效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6.
研究带统一通信延迟的多UUV队形控制。根据奈奎斯特准则和代数图论,提出一种与通信拓扑和通信时延有关的队形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分布式特点,对具有双向通信拓扑和统一通信延迟的多UUV系统,能够使所有UUV的速度和位置渐近地收敛至期望值,从而达到稳定的期望队形。数值仿真结果证实所提队形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布设于信控交叉口上游处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是一种常见的设站形式,但对其布设位置并无明确标准。基于Vis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不同饱和度下的不同设站位置对运行车流的延误影响,找到不同饱和度下的最佳设站位置。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南昌路口公交站点进行优化,得出其进口道延误有所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8.
综合待行区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延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于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综合待行区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延误的影响。以某双向8车道信号交叉口为例展开研究,并应用VISSIM软件对改善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待行区域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有显著提升,且平均延误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9.
对环形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交叉口的特点,确定了车辆平均延误和冲突数作为环形交叉口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接着通过VISSIM软件仿真得到了环形交叉口两个指标随V/C增加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低负荷下采用车辆平均延误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高负荷下采用冲突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最后,借鉴HCM2000...  相似文献   
170.
具有时延的编队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地讨论存在时延的编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编队稳定性的2种形式化定义;结合个体动力学模型,概括了利用线性反馈控制和非线性反馈控制的含时延的编队策略以及相应的系统模型;针对各种编队控制策略、具体的任务要求和不同的时延情况,对主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特征根分析方法、Lyapunov稳定性理论方法和Hamilton耗散理论方法等,并介绍了用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最后,总结了各种编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