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01篇
  免费   1474篇
公路运输   8627篇
综合类   9381篇
水路运输   6234篇
铁路运输   5072篇
综合运输   96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1973篇
  2013年   1659篇
  2012年   2558篇
  2011年   2621篇
  2010年   1924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2131篇
  2007年   2713篇
  2006年   2549篇
  2005年   1524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宋科  王文全  闫妍 《船舶工程》2018,40(11):43-48
为了获取导管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导导管螺旋桨的优化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Ka4-7010+19A导管螺旋桨进行水动力性能研究,分析不同导管长度、导管攻角、螺旋桨纵倾角及多导管组对其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导管长度将使推力系数及扭矩系数同时增大,而敞水效率下降;适当增加导管长度可以略微提高其敞水性能;减小导管攻角在一定进速范围内使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同时大幅度增加,增加导管攻角将导致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同时下降;当螺旋桨纵倾角保持在10°以内时,不会对敞水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对于多导管螺旋桨而言,前置、后置及不同附属导管直径大小都对敞水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后置大导管组螺旋桨能明显降低螺旋桨扭矩系数,并且能在低进速范围内提升敞水效率。研究成果可支撑导管螺旋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42.
采用传统的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海上灌注桩施工时,往往会面临适用条件限制、环境污染、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针对三亚凤凰岛项目海上冲孔灌注桩施工特点,介绍通过优化钢平台结构形式及布局设计、泥浆循环系统优化设计、结构稳定性计算、"四新设备"创新应用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施工质量。结果表明采取的工艺优化和平台改进措施效果良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43.
针对中美欧日各国关于桩基设计方法的异同,在设计理论基础、单桩轴向抗压承载力、单桩抗拔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并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计算了桩的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折算允许值,得出中国规范安全裕度适中、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涵盖面广、可向海外推广的结论,并提出了工程设计中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944.
依托港口岸线建设环境补偿人工沙滩工程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有益举措。针对人工沙滩建设中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沙、泥并存下沙滩动力地貌学基础理论;2)形成先进的数值、物理模拟技术;3)提出适用于各种复杂泥沙环境下的人工沙滩设计原则;4)研发了人工沙滩防侵蚀、防泥化的整治与养护措施。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不同复杂泥沙环境下的实际沙滩工程中,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此为依托,针对BIM技术在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总图、水工、机械等相关专业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将BIM技术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相融合,采用欧特克BIM系列软件以及探索者BIM协同平台,得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总体设计技术路线,重点对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流程以及设计相关专业的BIM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传统二维设计向基于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设计应用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根据BIM技术的特点,以某陆域口岸项目为工程背景,介绍了BIM技术在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主要应用点与技术成果。该项目全面使用BIM技术,为项目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使得项目安全可靠完成,并为今后类似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使用BIM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后,对项目未来运维阶段的BIM技术运用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47.
介绍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测量、勘察阶段中适宜BIM设计的勘测手段及成果处理方法,阐述船闸三维建模思路,分析REVIT软件的2种协同模式,提出将船闸工程项目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型、采用工作集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协同方式,并给出模型的划分思路及协同方法;探索BIM模型与有限元计算软件间的数据交换方式;结合水运工程BIM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大量标准族并开发了族管理器,初步形成《船闸BIM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948.
以渤海湾某油田为例,针对海油陆采一体化技术所需平台的功能要求,基于我国水运工程规范体系及现状技术水平,提出一种适用于油田开采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平台结构方案,并对平台的结构设计理念、规范适应性研究、设计方案、施工船机配置、平台弃置等进行研究,可为类似海上大型平台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9.
刘强  高玉杰 《水运工程》2018,(7):159-164
建设大型油罐软基处理的重点在于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但普通强夯置换法存在置换墩体着底情况不良与地基工后沉降量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普通置换强夯法的改进研究。采取预成孔工艺能解决墩体着底情况不良的问题,从而减少地基工后沉降量。预成孔置换强夯法是一种用于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具有工期短、造价低与绿色环保等优点,通过预成孔保证置换墩着底可靠性,从而成功控制了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实际检测结果和充水预压试验证实了处理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0.
刘艳秋  李建 《水运工程》2018,(9):112-118
目前在桥梁船撞防护的专项设计或船撞力专题研究中,对船舶撞击力的研究和桥梁在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响应关注较多,而对船体最大变形量的研究较少。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4种不同载质量的内河代表船舶在3种航速、2种碰撞角度下撞击4种墩型的船撞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提取船体最大变形量,并分析船体最大变形量与船舶载质量、撞击速度、桥墩类型及撞击角度的关联性,同时与经验公式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及撞击角度是船体最大变形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桥墩类型与之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