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296篇
综合类   246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26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文章针对目前公路中空心板桥拓宽改造的新旧空心板横向间连接问题,提出一种新连接设计方法,并结合信阳市杜河桥施工实践,对成桥后的现场静载测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新连接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可为同类桥梁扩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2.
本文对天府机场高铁站下穿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咽喉区区间隧道转换顶板结构方案进行必选,采用MIDAS/GEN建立实体单元受力分析,比对两种转换形式上受力的优缺点,提出圆拱厚板转换设计的设计建议,为其它隧道结构下穿建构筑物转换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3.
归纳分析了双向板的三种实用计算方法线弹性分析法、弯矩调幅法以及塑性极限分析法,建立了快捷精确的线弹性法的二次回归参数计算方法。结合实例比较了三种算法的技术经济性,对板的计算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54.
该文结合兰州市新城黄河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沉入式混凝土套箱围堰的设计、制作及在深水承台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与方法。该方法在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5.
钢混组合结构因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材料性能优势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大节段钢梁吊装,对路口的交通影响较小等优点使得钢混结合梁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轨道交通桥梁中,混凝土桥面板能很好的与轨道结构相适应。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一期工程高架区间跨开顺路口的(40+60+40)m钢混结合连续梁,分析钢混结合连续梁的结构受力特性。研究了采用不同措施如桥面板分段浇筑、正弯矩区压重、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使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等对改善负弯矩区桥面板受力的优劣势。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结合连续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良好;采用支点顶升落架、支点双结合两个措施对改善桥面板受力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56.
针对设计施工图纸缺失的小跨径圬工拱桥,通过从原桥基本参数的确定、加固设计分析与施工方法分析,结合工程实践验证此类桥梁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一套完整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圬工板拱加固成功工程实例表明整个加固流程技术是可行的,该综合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可为同类型桥梁的加固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57.
装配式空心板桥梁应用广泛,铰缝的损坏是装配式空心板桥梁的一个常见病害,且对于铰缝失效机理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铰缝设计存在缺陷,铰缝的损伤是被横向拉应力“拉坏”的。对于老桥的调研,发现铰缝病害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对新桥的调研发现均未出现铰缝问题,若铰缝是“被拉坏的”,那么铰缝问题不能仅存在于老桥中,所以铰缝失效机理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利用ABAQUS建立详细的有限元模型,充分考虑了铰缝与空心板之间的接触、铰缝与空心板的连接钢筋,得出铰缝结构受力合理,其中连接钢筋的地位非常重要,若连接钢筋发生锈蚀,铰缝的受力便出现缺陷,所以得出结论:铰缝病害是连接钢筋的锈蚀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58.
风能具有清洁、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特点,发展风电技术是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举措。现基于某风电工程,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对中空式风电承台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研究。对弯矩作用下中空式承台的内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承台配筋对结构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配筋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中空式承台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