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防城港市在广西区域经济整体格局中,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正逐渐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之一。随着港口的发展,已开发的渔澫港区受到两侧水域的限制,陆域纵深偏窄,企沙半岛由于钢铁基地的规划建设又占去大量的港口岸线、陆域资源,使发展钢铁下游产业以及大型临海工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为更好地发挥防城港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在企沙半岛东侧规划建设大型人工岛缓解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82.
中科合资广东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拟在湛江东海岛建设一座超大型临港石化基地及配套码头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庞大、码头承担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物性复杂、流向广泛、工厂毗邻大型钢铁基地及规划的石化园区、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从论证石化临港工业码头建设规模、大型原料码头选址、码头分区布局、平面布置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合理确定码头工程的平面布局,为调整港区规划提供了依据,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汪生杰  胡殿才 《水运工程》2012,(12):194-199
近年来冀东油田为满足滩海油藏勘探开发需要,成功建造了一系列海上人工岛.工程海域属粉砂质海岸,浅滩、深槽、沙脊交错分布,海域地形条件复杂.工程处于外海且无掩护,风浪流较大,冬季受冰冻影响且冰荷载大.滩海油藏勘探开发用人工岛,安全环保要求苛刻.这对人工岛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冀东油田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包括人工岛功能、选址、平面布置、建设标准、保滩护底措施、围堤结构、岛域吹填及地基处理、对外交通码头等人工岛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4.
以广西黔江大藤峡枢纽所处峡谷段为例,通过改变导堤和导流墩的高度,采用变高式导堤和淹没式导流墩布置,配合调整洪水航线,解决了中枯水期航道的碍航问题,同时改善了洪水期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河道泄洪条件。  相似文献   
85.
罗星  汤永久 《隧道建设》2012,(Z1):65-70
深圳市益田村中心广场地下停车库工程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地下停车库之一,车库设计采用中心岛法施工,车库结构抗浮设计采用抽水减浮方案。通过工程实例,全方位介绍该大型地下停车库的综合施工技术,提出大型地下停车库工程采用中心岛法与盖挖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同时提出大型地下结构采用抽水减浮方案的施工控制要点。所采用的工法节约了工期和投资、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循环利用了地下水,符合国家提倡的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86.
基于崇启通道交通功能的重要性及崇明国际级生态岛定位,介绍了崇启通道的工程概况、设计思想和理念;设计结合生态学、环境保护学,提出建设绿色公路的生态与耐久的核心目标,总结了在世界级生态岛上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87.
湘江近尾洲枢纽二线船闸为升级改造工程,位置和轴线没有选择余地,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只能依靠优化开闸方式或修建导流墩来改善。采用1∶100定床正态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在充分认识常规开闸泄流方式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开闸泄流方式的组合试验以及导流墩布置数量、间距、角度等优化试验,提出常规开闸+边孔补流的泄流方式,或布设单墩长度20 m、走向与航线平行、间距20 m的3个导流墩,均可将通航流量提高到2 a一遇洪水标准。  相似文献   
88.
下穿河道和桥梁基础的某地铁车站设计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石埠站下穿石埠河和石埠河桥基础,因受工程条件制约而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此需解决河道导流、基坑支护和桥梁还建等三个设计难题。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围堰+导流管导流、锚索+内支撑基坑组合支护体系和箱涵还建桥梁"的综合设计方案,并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介绍,指出各项设计的要点。该设计方案的实施使得地铁车站施工和桥梁还建施工顺利完成,并确保河道的行洪能力,达到预期设计效果,表明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以长春市生态大街与福祉大路交叉口改造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既有交叉口渠化改造设计思路,并提出了道路交叉口渠化的具体计算方法。该交叉口渠化改造后,改造道路车辆通行顺畅,改造前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大多得到改善。该工程实践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综合国内外人工岛现状和相关研究,初步探讨分析了滩海工程环境因子与滩海工程的相互作用,结果提出了与滩海构筑物相互作用的关键环境因素为风浪、强潮流、海冰、海底地质灾害4个因子,并最终以泥沙迁移和海床失稳两种方式与构筑物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